農家少夫人

第165章 不合時宜的玉米(1/3)

    程夏一頓,“發生什麽事了?”

    林琇看程夏擰眉的樣子趕緊笑笑,“不是壞事大嫂,是娘喊你們回去吃飯,今日是娘的壽辰。”

    咦?程夏和楊大郎對視一眼,臉上都掛著和煦的笑容,“原來是這樣。這陣子家裏就沒什麽好事發生,也是該辦點喜慶的事高興高興,你等等。”程夏說完抱著小龍就進了屋,出來的時候手上拎著幾塊肉,小龍懷裏則抱著一袋子大米,此刻正興奮的看著林琇,“娘,大娘讓我拿著的,可重了呢。”

    林琇摸了摸小龍毛茸茸的腦袋,笑了,“娘現在就開始準備了,說咱一家好好吃一頓,讓我們早點回去幫忙呢。”

    “好,”程夏囑咐楊大郎將房間裏僅剩的一條鯉魚拿了,回去也好做個糖醋鯉魚吃。

    不過是幾日沒來,再次回來,卻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楊獵頭和翠花也搬出去了,現在的楊家隻有陳氏、楊二郎、林琇和楊麗華在了。

    陳氏正在廚房忙碌,一見程夏和楊大郎過來,趕緊擦幹淨手迎了出來,程夏剛想脫口而出‘祝你生日快樂’,好在自己腦子還靈光一些,趕緊止住隻說了句,“娘,今日您生辰,別忙了,我來吧。”

    “好,”陳氏高興的說,視線從楊大郎身上一掃而過,然後將身上的圍裙解下來遞給程夏,“你小姑一早就等你過來,非說吃你做的飯,我做的還不吃呢。”

    看陳氏好像瞬間老了幾歲的樣子,程夏心裏也不是滋味,將小龍交給陳氏,便和林琇一起進了廚房。

    程夏看到灶台上放著的東西,眼睛都要瞪出來了,這是什麽,她沒眼花吧,竟然是玉米!

    她明明記得,玉米是在明末才傳入中國開始種植的啊,現在雖說是明朝中後期,但距離明末時間還早啊。

    玉米本來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於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沿安第斯山麓一帶,後來哥倫布環遊世界到了古巴,發現了玉米,並在1494年將玉米帶回了西班牙種植,後來玉米才逐漸傳至世界的各地,成為最主要的糧食作物。

    眼下是1487年,哥倫布都還沒環遊世界呢,玉米哪裏來的?

    玉米在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記載,出現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書的《鞏縣誌》上,稱其為“玉麥”,後來嘉靖三十九年《平涼府誌》稱作“番麥”和“西天麥”。可是嘉靖的老爹、那個喜愛菊花的朱佑杬還沒娶老婆呢,這太不對勁了,時間對不上啊。

    林琇看程夏盯著那幾個東西發呆,不解的開口問了句,“嫂子,你認識?”

    “你不認識?”

    這次換程夏好奇了。不認識怎麽摘回來的?

    “我真不認識,這是娘從院子後頭摘的,也不知道怎麽就長了這東西,娘今日才看到,覺得也是好兆頭,就摘回來看看能不能吃。”林琇一五一十的解釋。

    這樣啊?程夏頷首,崇安縣這塊地還真是個寶,一切不合時宜的東西都能種出來,番茄也好,菠蘿也好,現在還有玉米,真是個風水寶地,無怪乎能生出柳永這樣的人才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