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九原虓虎

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儒在行動(3/3)

    原著中,何進召邊軍入京誅殺十常侍之前,李儒便已初露頭角。

    董卓帶兵進京之前,李儒建議道:“今雖奉詔,中間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

    “上表”,即是正式性的向天子、向朝廷表明意圖。

    這一個上表過後,董卓便成了主動幫皇室清繳亂黨的臣子,名正言順的占據了大義。

    也正是因為如此,董卓集團向京師進軍才有了所謂的合法性。

    李儒第二次出手,是在董卓商議廢帝之時。

    董卓向李儒問計,李儒的回答是:“今朝廷無主,不就此時行事,遲則有變矣。來日於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則威權之行,正在今日。”

    一眾文武大臣對此的反應則是:“諸官聽罷,不敢出聲”。

    在李儒按部就班的部署下,董卓直接把劉辯廢掉,改立劉協為帝,後來還毒死了劉辯以絕後患。

    李儒的第三次出手,讓董卓以嘶風赤兔馬的代價,得到了天下第一猛將呂布,還順帶著搞死了丁原,接手了丁原的並州狼騎。

    第四次出手,呂布戰敗,李儒建議遷都長安,使得風雨飄搖的董卓集團苟延殘喘了一陣子。

    第五次出手,使得曹魏霸主曹孟德吃到了人生第一次敗仗,甚至險些丟掉了性命。

    對此本次戰略部署,李儒是這樣安排的:“丞相新棄洛陽,防有追兵。可教徐榮伏軍滎陽城外山塢之旁,若有兵追來,可竟放過;待我這裏殺敗,然後截住掩殺。令後來者不敢複追。”

    就這樣,曹老板被董卓麾下大將徐榮在滎陽給一通暴打,怎一個慘字了得?

    若不是族弟曹洪拚死相救,將戰馬讓給了曹老板,估計也就沒有曹老板後來的故事了。

    隻可惜,李儒跟錯了主子,與明哲保身的賈詡不同,李儒這一跟,就是一輩子。

    若是換個主子,李儒的光輝事跡絕不止這些,李儒也不會落得個被斬的下場。

    關於李儒的結局,版本有很多,原著中李儒被手下綁了向王允邀功,最終被王允處斬。

    但在《魏書》的版本中,李儒並未身死,而是不知下落、銷聲匿跡,史書中再無明確記載。

    【本章花了點筆墨描寫李儒,不是為李儒洗什麽,就是單純的說一下李儒這個人吧,老蒼從來不認為李儒是個混子,董卓在初期能混的風生水起,李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簡單的花了點筆墨描寫,就是覺得有點可惜吧。希望老哥們不喜勿噴,怕了怕了,哐哐哐!(非計費字數)】

    【寫作家感言裏怕有的老哥看不到,多謝理解!】

    58116/489270960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