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魔誌之虎嘯山莊篇

第四十回〔泥馬渡康王〕上(1/2)

    

    可是,當他到金營與他的恩人話別時卻又換了一副顏色,他穿紅袍、張紅繖,威風“凜凜”,王時雍、徐秉哲、吳拜、莫儔等眾星捧月一般簇圍左右,儼然一位貨真價實的真龍天子爺。

    這一年的春天,〔完顏宗弼〕先行一步退兵,他押解徽宗、寧德皇後及諸親王、妃嬪經滑州向北進發。

    三天之後金帥〔完顏宗翰〕押欽宗及皇後太子隨後由鄭州向北進發,撤離京師。

    金人圍城時到處侵擾劫掠,甚至挖墳掘墓,把屍體挖出來棄之荒野,用棺材裝飼料喂軍馬。

    撤兵前夕,又慘無人道地焚毀無數寨柵,當時濃煙滾滾,火光衝天,金兵卻在城下鼓樂而歌。

    金人臨走時問張邦昌是否要用留兵保護,張邦昌倒是很想有金人一直撐腰。

    可權領門下省呂好問卻拒絕說:

    “恐怕北方的兵卒不習南方的水土,不會安心駐紮。”

    金人又試探;

    “隻留一貝勒怎麽樣?”

    呂好問又托辭貝勒是貪人,不敢留住,恐擔不起責任。

    金人隻好全軍北撤。

    張邦昌很是惱火,責怪呂好問。

    呂好問說;

    “相公對天下人說,忍辱負重屈節金人躡位登基,實出無奈,而今金人既去,相公應徐圖後舉。相公請三思,過去大臣勸進,人心所向都是懾於金人的暴虐。現在金人已去,相公如何能威風依舊。如今康王是皇室後裔,領兵居外,眾所歸心,為什麽相公您不擁戴康王?為今之計,應迎元佑皇後,並請康王正位,庶獲保全。”

    監察禦史馬伸也請求奉迎康王。

    張邦昌權衡利弊,知道金人北歸,大勢已去,也應該為自己留一條退路,於是決定從呂好問之計,王時雍反對說:

    “而今已是騎虎難下,您應深思熟慮、方作定擇,以免來日後悔莫及。”

    徐秉哲也讚同王時雍。

    但張邦昌遠比這兩個目光短淺的家夥狡猾得多,他立刻冊元佑皇後為宋太後,入禦延福宮,又派蔣師愈帶信去見康王自陳:

    “邦昌勉循金人擁戴,是想權宜一時以救國難,絕無其他企圖!”

    他還恬不知恥地杜撰一大篇他精忠報國的情節:

    “邦昌得知二帝蒙塵,哀號欲絕,以身投地欲殉家國,絕而複醒,金人卻不肯收回成命,實在是口舌難爭,邦昌又以首觸柱速求一死,無奈金人晝夜監守,求死不能……”

    忽然城中百官聯名勸進,推邦昌為主以求自免。

    倘使邦昌手中有甲兵,一定與大金抗爭到底!邦昌本不想忍辱偷生,隻為百官勸謂:

    “勢已至此,雖死不能使二帝回遷,隻有從權全人,才可保全宗室社稷,以謀後留。若堅持一節而死,一定連累二帝,怎麽稱得上是忠臣呢?”

    本來邦昌身為宇輔,世代承恩,主上蒙辱而不能死節,還有何麵目見天下黎民!然而念及複興之計,實在不忍心一死而置家國不顧!不久,張邦昌又派謝克家把大宋的授命寶——玉璽獻給康王,又降手書請元佑皇後垂簾聽政,自己以太宰的身份退處資善堂。

    他又派遣使官奉車駕、衣物以及其他禦用之物去南京進獻給康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