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魔誌之虎嘯山莊篇

第三十回[開戰!](1/2)

    

    “李……李愛卿,對麵金營大抵有多少金人?”

    李綱聽後,躬身道:

    “回陛下,別看金營營帳接天連地,頗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勢,實際上,能有四萬人馬就算不錯了!營帳看似不止此數,實際上多出來的營帳都是臨時的馬圈,行軍作戰,攜帶大批的木料,用作營地圍欄就已吃緊,哪有閑餘充作馬圈呢?而且戰馬再多,攻城戰中也完全派不上用場,所以陛下無須擔心。”

    聽過李綱一番講解後,趙桓這個唇紅齒白的年輕皇帝,終於吃了一顆定心丸。

    是夜,金營一派燈火輝煌,由於相隔距離太遠,縱使極目遠眺,汴梁城頭的守軍也無法看清其中明細,不過用屁股想,也知道,九成九是在組合拆成零件兒運輸過來的攻城器械。

    不過作為當世天字第一號的國際化大都市,怎會缺少守城器械呢?

    汴梁城牆作為東京城重要組成部分(皇城、裏城和外城)之一的裏城,不斷得到增築,其規模壯闊,氣勢雄偉,外城周長五十裏一百六十五步,高四丈,寬五丈九尺,所謂的大閘門並非與城門麵積一般無二,汴梁城一共有五個城門,分別是:

    西:大梁門(西門),北:安遠門(北門),南:南薰門(大南門),東:仁和門(曹門)和麗景門(宋門)。

    每一棟城門都是高兩丈半,闊五丈,由鐵板、石板、木板、棉被、木板、石板、鐵板七合一的複合型大閘門,如此構造有多種考量,一方麵,複合型構造不會因為乍冷乍熱而脆化,內層有棉被可以吸收撞擊時的力量,(被美國炸東京炸怕了的日本鬼子侵華戰爭後期的大門都是這種構造的)另一方麵,如此能降低大閘的重量以及製造工藝的難度和費用,畢竟以當時技術條件,造一個長五丈半、高一丈半、厚一尺的大鐵嘎達根本就不現實,即便換成鐵板,也是用好幾塊分別鑄造的又澆築在一起的。

    這個城防工事是當初太祖陛下批準的,施工的時候,是從五個城門樓子往下猛鑿,鑿出一條二尺寬,五丈六分長、直通城門涵洞的大溝,之後將兩端固定上水桶粗細的鐵鎖的複合型大閘放下去,正好貼合在城門的內側,當外城門被衝車撞出缺口兒了以後,後麵緊貼著的就是複合型大閘,到時候就算是把衝車撞零碎了,侵略者撞個鼻青臉腫也別想撼動大閘半分!

    所以說,高度夠不夠根本無所謂!

    至於城頭上,瀝青、沸油,滾木、礌石,早就堆積如山、應有盡有!

    至於像〔八牛弩〕〔杠杆拋石機〕這種等閑難得一見的大殺器直接讓登城作戰的嶽家兄弟大開眼界了!

    〔八牛弩〕又稱“三弓床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杆,以鐵片為翎,世稱“一槍三劍箭”,床弩也可發射“踏橛箭”,發射的時候蔚為壯觀,箭支有如標槍,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到城牆裏麵,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借此攀緣而上。

    這是宋代的一種床弩,為了發揮更大的射擊效果,他把三張大弓合並起來,需三十人才可拉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