黷武錄

第四十一章 公子獻頭(1/3)

    突然而來的善財眾,讓戰局平衡再起了新變化,一時間誰都不敢率先出手打破這微妙的平衡。眾人看向曹雙秀,都在等他出當年秘聞。

    隻見曹雙秀攏了攏衣衫,緩緩道:

    時曆龍寧十六年,先帝老衰,加之太子身死討匈之難,舊疾新患交加,難理朝政。

    自從大太子身死異域,皇繼之位一直空懸,其他諸位皇子也大都在忙著拉幫結派,就等先帝駕崩上位。一時間,朝中權臣縱橫,糾黨結朋者眾,顯各自為政之勢,內憂外患交加,大靖之廈垂垂將傾。

    縱有朝臣以忠社稷、念民生之本心欲扶危難,然勢單力弱,蠅營狗苟之輩驅去複返,朝來夕往,良德賢臣蒙冤辱死者,累冊難計。

    明臣寒心,百姓彌苦,就在這等局麵,出現了一個領頭人,上書諫,下撫民,鬥權臣,安命。他就像一杆旗幟立在朝中,百官受其響應,動蕩之朝,正如凜冬回春,大靖形勢逐漸轉好。那個領頭人,正是一直不爭權、不鬥勢、文韜武略皆有所成,臨危扶廈的三皇子。

    可人一旦嚐過甜頭,就再也難忘其滋味。

    此前對於那些蠅狗之輩來,大靖就像已經端上桌的珍饈,可他們誰也沒料到一直安讀聖賢書,看似無爭的三皇子竟會突然將他們的酒菜給掀了,其他皇子見三皇子已漸得民心,更是對其恨之入骨。

    沒過多久,不知從哪來的消息,大太子之死全是三皇子的策劃,在陷死大太子之後,三皇子緊接著拉攏人心,全是為皇帝之位,更有甚者,還傳言不久三皇子便要逼宮,讓先帝識趣“讓賢”。

    太子身死,本就位先帝心頭大疾,傳言一出,不知又從哪冒出了些證據,加上三皇子身邊侍從像模像樣的告發,三皇子一夜間便鋃鐺入獄,隻等問斬。

    就在這時,身為定軍王的四皇子明令接到消息,日夜兼程從邊關趕回了京城,隨後“玄變”事件爆發,四皇子弑君誅兄,三皇子在親信幫助下逃得一劫,以不忠不孝之罪手刃胞弟明令,繼位九五。

    道這兒,曹雙秀看向場中眾人,悠遊道:“這些,是在典冊中所記載的,可真實情況,卻比這有意思的多。如今眾人皆罵四皇子弑父殺兄,不忠不孝,極人所不恥,可卻不曾知道四皇子之苦心。”

    場中眾人皆是不言,唯有仇滄發問道:“苦心?父……四皇子他的苦心是什麽?”

    曹雙秀抬起左臂,點了一下仇滄的頭,道:“這個苦心,叫公子獻頭。”

    仇滄盯著額頭前曹雙秀的手,微微一震,道:“公子獻頭?荊軻刺秦,公子獻頭……”

    曹雙秀微微點了點頭,接著道:

    關於太玄府,世人有一則秘聞。傳聞大靖開朝祖皇,立世征討,全靠一名道人為其謀略,祖皇感激之下,為那名道人創立了太玄府,一者是為百姓立神,一者是為後代皇孫培養謀者。

    傳太玄府每隔十年,便會派人下山尋覓良主,那些人無一例外,最後都成了大靖九州十三都的霸主皇者。

    四皇子明令作為將軍,他冠勇無二,年紀輕輕便受封定軍王,以一人之軍在邊關抗衡金匈三十六國。但明令雖勇,卻無心文事,相較之下三皇子文韜武略皆有所成,大太子身死之後,眾民皆以其作為未來皇帝來念叨。

    但就是這樣的兩個人,誰都沒想到當時從太玄府下山而來的道人,卻投靠了四皇子明令,而並沒有選擇帝王之資更盛的三皇子。因為此事,民間還沸沸揚揚有過一段時間的議論,都太玄府瞎了眼。

    可三皇子並沒有因為此事與胞弟明令有過爭執。三皇子與四皇子為一母所生,二人自便親密無間,更何況三皇子本人雖資過人,卻無爭權之心,時常自謙自己別無他長,隻是好學。但三皇子聲名在外,難免受到嫉妒打壓,每每還都是軍功赫炳的明令為其出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