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要舍得讓自己受苦:青春的十二堂成長課

第32章 生命的厚度源自於閱曆的沉澱(3)(2/4)

    生命之所以能綻放出光彩,在於靈魂與身體和諧的統一。當我們感到最舒適、最愜意的時候,往往是靈魂離身體最近的時候。那時的我們,有心情去回望曾經的故事,有時間細數過去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感動,有心思靜下心來品味平淡的日子。

    當我們進入紛亂的社會當中時,每天看到的都是喧囂的城市、川流不息的人群,在他們之中,我們想到的隻有優越的物質生活,各種各樣的名牌。為了這些身外物我們逼迫自己前行,但心中卻越來越不安。當我們停下之後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靈魂被我們遺落了,空洞的靈魂讓我們變得浮躁不堪。沒有清風過耳,沒有溪流潺潺,沒有鳥語花香,那些似乎隻會在夢中出現。我們時而會覺得周圍的事物很陌生,身處人群會感到孤單無助,拖著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掙紮、遊蕩。

    趁我們還年輕,緩一緩腳步,等一等我們迷失的靈魂,不要當我們孤單的時候才想起朋友,失去的時候才懂得付出。將心中的焦躁沉澱下來,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不要像一個兩頭燃燒的蠟燭,過分消耗自己的精力。當我們覺得煩躁的時候,不妨看看書,發發呆,擺弄擺弄花草,為自己的未來規劃一張藍圖。不要急著趕路,淡然前行,看盡人生路上的風景,才是幸福該有的節奏,才是青春該有的經曆。

    008

    獨守一份清靜,安享一份寂寞

    有人看到“孤獨”、“寂寞”這樣的詞就想避而遠之,但是,孤獨的人生就一定是悲情的嗎?事實上,孤獨和寂寞並不能夠畫上等號,孤獨是一種境遇,而寂寞則是一種態度。通常情況下孤獨是我們不願麵對的,但是,如果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學會享受孤獨的話,那麽寂寞就會蕩然無存,我們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豐盈世界。

    人生是追夢的旅程,同時也是一段孤獨的旅程,沒有人能從一開始就陪在我們身邊,直到生命的盡頭。哪怕是至親之人,有一天也將會離你而去。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隻是每個人的孤獨都與眾不同。那些擁有豐富人生的人,必然是懂得如何去享受自己的孤獨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孤方能獨,獨才能與眾不同。”這句話告訴我們,孤獨恰恰是我們獲得美妙人生的橋梁,是送我們一程的千裏馬。耐得寂寞,才能擁得繁華。孤獨是上天在賜予我們繁華盛世之前的試練,是我們取“經”路上必須經過的火焰山。隻是,這次取“經”,取的是人生的真經,隻能靠自己的雙手,沒有唐僧師徒的護駕,更沒有觀音菩薩的相助,憑的是自己的一顆頓悟之心。

    對於孤獨,如果沒有一顆甘於承認、願意享受之心,就很有可能經不起孤獨的“煉獄”,在繁華已近在眼前時先被孤獨所擊垮,與美好的明天失之交臂。

    小A和小B是非常好的朋友,是在選秀節目中相識的。她們同樣熱愛唱歌,有著相同的夢想,都希望能夠在大舞台上一展歌喉。雖然她們兩個都紛紛出線,但是因為沒有名氣,又不會跳舞,所以還需要長時間的包裝。雖然進入了娛樂圈,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一步,但是她們仍舊在圈子的最底層晃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