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要舍得讓自己受苦:青春的十二堂成長課

第24章 沒有下一次,珍惜每一次(3)(1/3)

    勞合·喬治的這個習慣是多麽經典的一個行為。他能夠從昨天的風雨中走過來,而在身上一點灰塵都不沾染,哪怕是心中一點悔恨和辛酸都不會留下。我們需要對昨天的失誤進行總結,但是我們卻不能總是對過去耿耿於懷,不管是悔恨還是傷感,都無法改變已經發生了的過去,過去的事情不能夠重新來過。如果我們每天總是背著一個沉重的包袱,總是因為過去的事情而傷感不已,那隻能是浪費掉了大好的時光,同時也等於是放棄了自己的未來和過去。總是追悔過去就隻能讓自己失去今天和未來,就好比我們錯過這一趟的火車,因為這件事情而一直追悔,那麽很有可能連下一趟的火車都會錯過。

    我們如果想要獲得成功,就需要隨手關上身後的那扇門。要學會將過去的錯誤和失誤全部忘記,我們不要沉湎於對過去的懊惱中,要懂得往前看。時光一去不複返,我們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明天將會是全新的一天。我們要懂得重新開始,不要因為過去的錯誤而耽誤今天的進程,其實我們的幸福就在眼前,關鍵是我們該如何去把握和努力。一旦將過去放下了,那麽就能夠擁有美好的明天了。如果我們有懷念過去的力量,那為什麽不去憧憬未來的幸福呢?我們隻要擁有對未來的信心,那麽我們就會勇往直前。

    我們要做一個喜歡憧憬未來的年輕人,要做一個有活力、有朝氣的人。我們要活在現在,不斷憧憬美好的未來。將過去的不痛快或者輝煌全部都拋到腦後。過去已經是曆史,而今天才是全新的一天。我們沒有必要承擔過去的重擔,而應該積極麵對新的一天。

    007

    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我們時常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我們的人生很漫長,但是仔細算一算,我們的人生不過隻有幾十年的光景。在幾十年的時間當中,我們都在做什麽呢?每天勞碌著,為了生活,為了夢想。那我們的心中想的又是什麽呢?受過的挫折,背叛過自己的人,還是那些無法言說的悲傷?

    但是將有限的生命分給這些是不是有點太不值得了?有限的人生要有意義地過,才不枉生為人。該放手當放手,可以記得,但要放下,因為就連我們本身,都隻是這個世界的過客而已。

    一位禪師在山間散步,一個中年人坐在別墅前畫畫,看到禪師,中年人禮貌地請他進去喝茶談天。中年人說:“出家人一無所有,走到哪裏,都是過客,雖然灑脫,到底清冷了些。”

    禪師想了想,問:“這棟別墅現在的主人是你,對嗎?”

    “是啊,我在這裏住了40年了。”中年人說。

    “那麽它以前的主人是誰?”

    “我的父親。”

    “再以前的呢?”

    “我的祖父?”

    “如果你去世了,這棟別墅屬於誰?”

    “當然是我的兒子。”

    禪師微笑著說:“所以,這棟別墅終究也不是屬於你的,早晚有一天會是別人的,你和我有什麽不同?都是這棟別墅的過客而已。”

    中年人的別墅想必很舒適,讓他很驕傲,並因此同情過路的禪師。但禪師告訴他,他們都是過客,沒有什麽不同。相對於漫長的時間,誰不是過客?那種擁有能夠多長久?就算拚盡力去抓住一樣心愛的東西,又能抓多久?

    既然抓不住,那放下原本就不長久的東西,又有什麽好為難的?美好的回憶、心愛的東西都可以放下,傷心失落、痛苦難過又有什麽放不下的?這本就是我們前進路上應該要拋棄的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