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要舍得讓自己受苦:青春的十二堂成長課

第21章 年輕時受的苦,終將照亮未來的路(3)(1/3)

    每到放學的時候,看著自己的夥伴們被父母接走,這個學生的心中就充滿了不平。他不止一次向先生訴苦、抱怨,他說:“為什麽上天偏偏對我這麽不公平?我沒有做什麽壞事,而我的父母竟然拋棄了我!我從來沒有不聽話,也沒有在他們麵前任性過,但他們竟然不要我了。為什麽這種事情要降臨在我身上?為什麽我朋友的父母那麽愛他們,我卻有這樣的遭遇呢?先生,我的忍耐快到極限了,被拋棄的痛苦時時刻刻縈繞在我心中,我都快窒息了。求求你告訴我,我要怎麽做?”

    看著自己的學生越陷越深,先生終於給了他一個答案。他從廚房拿來一罐糖和一罐鹽,然後讓學生拿來兩杯水。他讓學生含了一口糖,之後又在一杯水中放入了一些糖,讓學生喝糖水,問學生什麽味道,學生答道:“淡而無味。”過了一會兒,他又讓學生喝了一口糖水,問學生什麽味道,學生答:“甜。”

    先生笑了笑,將一小罐鹽全部放到了另一杯水中,讓學生嚐一口,學生愁眉苦臉地抱怨道:“又鹹又澀,還很苦。”先生撫了撫胡須,帶著學生下山了。他們走過一片湖水的時候,他讓自己的學生嚐嚐湖水的味道,學生現在嘴裏還是苦澀異常,喝了一口湖水,頓覺清涼。

    先生告訴學生:“你剛剛經曆的這些和你的人生是一樣的。鹽和糖的數量是固定的,在於是一起給你,還是慢慢地給你。人生也是一樣,幸福和苦難的量是固定的,如果你現在覺得痛苦異常,那麽你可能用一杯水溶解了所有的鹽,那麽你未來的人生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了。你如果這樣想,眼前的痛苦也就不算什麽了。”

    就像先生所說的那樣,我們的未來雖然是未知的,但有的痛苦是固定的,我們可以一杯水嚐盡所有的苦,也可以將苦痛融入整片湖水當中。在痛苦來臨的時候,我們要懂得稀釋。痛苦中蘊藏著珍貴的經驗,讓我們的未來開出絢麗的花。

    007

    在煎熬中等待蛻變

    痛苦讓人委屈,但從古到今,無數名言俗語都曾歌頌過痛苦,比如“在任何情況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隨之而來的喜悅也就越大”、“極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後解放者,唯有此種痛苦,才強迫我們大徹大悟”。這些話都間接說明了,痛苦是生命中的寶貴財富。不過,別人的經曆永遠都是別人的,如果你不曾經曆過痛苦煎熬,就永遠無法明白那些話的真正含義。

    破繭成蝶的過程我們都不陌生,如果沒有經曆過蛻變的痛苦,那麽蝴蝶就不能展翅而飛。蛻變是它必經的一個成長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它或許會經曆難以忍受的痛楚,但在那之後,它也能看到最美的自己。

    沒有經曆痛苦的磨礪,我們無法獲得新生。就像鳳凰浴火重生一般,眼光放得長遠一些,我們才能吞下眼前的苦楚。

    美國心理衛生專家指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中國有一句諺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兩句話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都透露出這樣一個道理:經曆過煎熬才能有所建樹,吃不了苦隻能被優勝劣汰的生活打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