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要舍得讓自己受苦:青春的十二堂成長課

第7章 所謂成長,就是越來越能接納自己(3)(1/3)

    當然珍惜現在並不是讓我們自我麻醉,更不是讓我們自欺欺人。而是在強調讓我們緊握自己手中的幸福,懂得自己現在所擁有的財富,從而丟掉那些不如意的東西,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麵對明天的世界。

    對於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我們首先要珍惜生命,然後對我們的工作、家庭、友情等懂得珍惜,另外我們還需要珍惜時間……雖然我們的現在都不完美,但是我們要懂得珍惜,這樣我們就能夠創造美好的未來。

    其實在人生路上屬於我們的東西並不是很多,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對我們現在的價值進行肯定。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想到了這些美好。命運都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如果我們錯過了,那麽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得悲劇。

    人生苦短,青春易逝。如果想讓我們的人生更具有色彩,那麽就需要去珍惜一切,懂得這樣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看到自己所擁有的財富,而不要隻看到自己所不擁有的東西。

    006

    找到適合你的位置

    我們先來看一個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認識一個木工,他們家的木床壞了他都不會修理,但是他卻聲稱自己能夠建造房子,他的話讓柳宗元深表疑惑。

    後來有一天,柳宗元在一個工地上看到了這個木匠。他當時正在給別人發號施令,而且表現得有條不紊,在他的指揮下,其他的工匠都井然有序地工作著。通過這一次經曆,柳宗元才明白過來,雖然這個木工不是一個好木工,但他卻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其實,垃圾並不是垃圾,隻不過是放錯了位置的寶貝。”這句話有著一定的合理性,我們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這樣比盲目地尋求成功要有實際意義。

    一個成功的人總是懂得給自己定位,而定位就是一個人給自己找到合適的位置,並且給予合適的評價。有一位心理學家就感慨地說:“我從事心理研究已經有很久了,將近20年了,我感覺人們最重要的就是懂得給自己定位。”一個人在生活中生存,總是要懂得給自己一個合理的位置,而社會對不同位置的人有著不同的要求。每個個體都是按照社會對他的要求履行義務的。在這個過程中,人其實是被動的,所以心中總會生出種種的不平衡,都會去羨慕別人的成功,但是他們總是忘記了別人成功背後的辛苦和汗水。

    詹姆斯在高中讀書的時候,他的校長就斷言說:“詹姆斯根本就不適合讀書,他的理解能力非常差,到了現在他都無法弄懂兩位數以上的計算。”他的母親聽到這些話之後非常傷心,於是她將詹姆斯領回家,她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將兒子培養成才。

    回家之後的詹姆斯有一天路過了一家正在裝修的超市,他發現在超市的門前有一個人正在雕刻一件藝術品。詹姆斯倒是對這件事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湊上前去,然後認真觀賞起來。

    之後,詹姆斯的母親發現兒子無論看到任何的材料,包括石頭、木頭等,都會認真研究起來,都要想辦法去打磨和塑造這些東西,直到將它們弄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才滿足。他的母親感覺非常著急,她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因為這些事情而耽擱學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