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要舍得讓自己受苦:青春的十二堂成長課

第4章 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難得(3)(1/3)

    凱薩笑了笑,語氣中掩飾不住喜悅:“很簡單,我隻對她說:‘你的身材真棒,你是怎麽做的?平時是注意保養,還是喜歡健身?’她說她每周都去健身房,‘你能把一切都告訴我嗎?’我問。於是,接下去的一個小時她一直在談健身的事情。最後,她要了我的電話,她說和我聊天很愉快,還說很想再見到我,因為我是最有意思的談伴。但說實話,我整個晚上沒說幾句話。”

    看,這就是凱薩深受歡迎的秘訣。我們大家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曆,當自己在說話的時候,是多麽希望別人能夠真正地認真傾聽自己。當有人全神貫注地傾聽我們所要表達的,用他們的思想和感情去思考時,我們就會感到自己在被關注,在被重視,對對方產生好感,願意與之交往下去。

    是的,傾聽是一種尊重別人的禮貌,是對講話者的一種高度讚美;傾聽能使別人喜歡你,信賴你。就像一位作家所說:“傾聽意味著對別人的話持精神飽滿和感興趣的態度。你應像一座禮堂那樣傾聽,在那裏,每一個聲音都更飽滿、更豐富地返回。”

    伊薩克·馬克森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名人訪問者,他說:“許多人不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是因為不注意聽別人講話。他們太關心自己要講的下一句話,以至於不願意打開耳朵……一些大人物告訴我,他們喜歡善聽者勝於善說者,但是善聽的能力似乎比較少見。”

    古詩曰“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傾聽是一種理解和接納他人的高尚人品,是一種謙和大度的做人修養,也是說服別人、贏得人心的最好方法。而且,最主要的是,這有利於你了解別人的想法和看法,進而有益於個人的成長。在這裏,美國總統林肯的例子最具代表性了。

    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出生於肯塔基州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先後當過伐木工、船工、店員、郵遞員,這些經曆使林肯對普通人民群眾有了一種深厚的感情。出任美國總統後,為了不和民眾之間拉開距離,林肯始終善於傾聽民眾的心聲。

    為此,林肯在白宮外麵度過的時間要比在白宮多。他常常不顧總統禮節,在內閣部長正在主持會議時走進去,悄悄地坐下來傾聽會議過程;他不願坐在白宮辦公室等待閣員來見他,而是親自前往閣員辦公室,與他們共商大計。而他在白宮的辦公室,門總是開著的,政府官員、商人、普通市民們等人想進來談談都可以,不管多忙他也要接見來訪者。

    眾多的來訪者使保衛工作非常難做,忠心執行職責的保衛人員常常會抱怨,林肯解釋道:“讓民眾知道我不怕到他們當中去,他們也不用怕來我這裏,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他曾寫信給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公民:“在言談中,用耳朵比嘴巴強。我一般不拒絕來見我的人。如果你來的話,我也許會見你的。告訴你,我把這種接見叫‘民意浴’,因為我很少有時間去讀報紙,所以用這種方法搜集民意。”

    談起自己的“民意浴”,林肯曾感慨地這樣說:“雖然民眾意見並不是時時處處都令人愉快,但這種傾聽讓我獲得了來自各界的聲音,不僅縮短了我與人民的距離,加深了彼此的感情,而且激發了人民參與國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總的來說,其效果還是具有新意、令人鼓舞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