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經營

0049 超級油井(1/2)

    信不信這裏是桃源不影響正延公司勘探隊展開工作,實際上這裏的後勤供應讓他們吃的方麵完全符合胃口,又與講中文的人交往,這裏人員雖然與以往一樣罕見,但植被還很茂密,比沙漠卻是氣候與環境好太多了。

    還有就是這裏不會有各種武裝發生衝突,不必擔心被誤傷,不必擔心成為被搶劫的對象,因而到達目的地後分析了一下遙感圖,再自己地震波測定一下,定了幾個試鑽位置報告前線指揮部獲得批準後,就立起鑽機,準備開鑽了。

    立起鑽機因經常轉場已經熟練,通過地震波也了解這裏為海相沉積結構,如有石油儲藏應該在四五百米左右,具體不好了,因為石油有沒有與多不多僅靠地震玻不可能分析出來,另外也少大型計算機分析。

    而這些他們沒有,另外也不值得用大型計算機分析,還不如鑽幾個孔直接試一下爽氣、快捷,因為四五百米此時技術與設備鑽起來很快的。

    開著國產的鑽機,用著國產鑽頭、無縫管,正延公司勘探隊一號鑽井機長黃正明心裏多少有些感歎。他的年齡不大或至少遠不到用過因封鎖高價進口的鑽探設備,但知道中國石油鑽探用無縫管被阿美定為傾銷而加征關稅的事情,才幾十年從封鎖到被認為傾銷就是那麽戲劇性的黑色幽默。

    不過他隻是感歎一下,仍然是心地控製著鑽頭的下降速度,雖現在的鑽頭質量好,一旦動作過猛鑽頭也會被卡住或打壞的。

    這是因為地下岩石質量並不是勻質,速度過快往往向質軟地方偏,容易卡住鑽頭鑽杆的,因而判斷鑽進速度乃是機長最基本的要求,慢了浪費時間過快了也有危險。

    另外勘探隊鑽井立井、移位、換鑽杆等都是比較辛苦的,井噴是十分危險的,這是一個寂寞、艱苦、又危險的工作,在國外更添一層危險,所以包括黃正明在內所有勘探隊的人都希望這一次能打出油來。

    這個原因很好理解,不談國家民族的東西也是在國內打鑽井心裏少一些安全方麵的顧慮與擔心。可以往那怕在克裏木等地方也沒有他們的位置,隻能主要在非洲幹,連兩伊、中東也不大能擠進去。

    公司拿不到大單子,這次意外機緣巧合的機會怎能不珍惜。另作為石油人那怕是私人企業對中國沒有足夠的石油用多少有些與有愧焉。

    一大半石油靠向外購買,連非洲幾萬桶石油也當寶貝不放棄倒也是商業行為,最擔心有一日別人卡住通造逼迫你妥協。

    而他們這些石油人對此無能為力豈不慚愧,雖也是中國運氣有些不佳,南方能源愈加缺少,北方也是有煤少油,還好李四光提出陸相沉積才發現油田多一些,真期望理論再獲突破他們隻需國內鑽井,中國石油能夠自足呀。

    此時看到異界爬行動物了,加之前種種不合情理之事他們有點相信自己處在桃源。但桃源也是中國人在占,他們也願意在這裏鑽出大油田的。

    因為這時他們知道太陽的問題,知道桃源將成為中國人的第二家園,因而覺得能為這裏鑽出大量石油也算是彌補一下,既然地球上改變的可能性不大就在桃源補吧。

    有這樣的心思黃正明他們對能否鑽出石油十分緊張與用心,地球上中國貧油很難改變,這裏卻還隻是第一次試驗性鑽探。

    當然機會雖有他們仍然希望一炮而響,鑽出幾個產量不低的自噴井來,而不是靠俗稱磕頭機的泵抽才能出油的那一種。

    帶著期待與祈求在鑽井達到四百米時黃正明已經更加留意操作的感覺,日夜鑽探再次輪到他當班,他的心有些提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