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經營

0033 宅男富翁?(1/2)

    研究所找到了人選仁津基金也在魏子軒幫助下找到了人選,他本是醫生,有些人生了大病徹悟了也有。他推薦的就是原來也是相塾的名醫,患了癌症慕名找到魏子軒,治愈後對受聘再行醫興趣不大。

    感覺到生命脆弱又有限,已經到退休年齡的他開始關心慈善事業卻不得其門而入。魏子軒聽他過幾次恰好有這機會詢問獲得肯定,向鄭民作了推薦。

    這一來鄭民又是專門下山見了近七十歲的範文林,知他乃是當過縣醫院院長並有誌慈善覺得成了大半。接著他敘述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想法就是辦平民醫院而不是免費醫院。

    所謂平民醫院就是盡量使用價廉物美藥品、減少不必要的檢查、不重複計費、盡量方便病人節省費用。醫護人員收入比照其他醫院看齊,基金作用是免費配置貴重醫療設備;補貼醫護人員工資;適當減免貧困人員醫藥醫療費用。

    對鄭民盡量讓更多人受益,減負為主要手段的平民醫院設想範文林認為不錯,因為目前絕大多數人能夠負擔醫藥費的,嫌重乃是濫檢查、濫開藥、重複收費,輔以減免真正貧困人員也達到慈善目的而不是濫施仁慈,造成等靠要的惰性。

    有共同認識就好辦,接著兩人商議基金資金管理、機構設置、是否接受社會捐贈、社會監督等事務,並商定由談和生出任基金會執行理事,並在蒼南打工者最集中之地籌建第一所平民醫院,將不大可靠的私人診所給擠垮並替代之。

    現在有不少診所之所以能興起一是方便二是老鄉,更主要是低價,有時省0-0%也有人選擇。而且私人診所沒什麽化驗,不必掛號排隊、看病排隊、化驗排隊、結帳排隊、取藥排隊、掛水排隊、、、。

    隻是私人診所有時候會用一些質量可疑的藥品、注射等器材,還有經驗與檢驗設施不足如誤診或醫生過份自信容易病拖延成大麻煩的。

    而建立一個百人左右的平民醫院每年補貼一個億左右也足夠了,按第一有五百多萬進帳一年也有個二十億左右,如此向地方要些優惠建造四五座三四萬平米,一百多醫護人員的醫院也沒有問題,就是醫療設備不可能太高級。

    因為要與地方政府打交道,範文林管理仁津基金確為最合適的人了。懂醫學會管理,與政府部門也有接觸與人脈,加有意從事慈善事業就全了。

    因延壽藥開始拍賣並獲得初步成功鄭民忙碌了好一陣子,直到任命範文林為仁津基金執行理事,負責從籌建基金會,籌建第一家平民醫院的所有事務後才算重新空閑下來。

    這期間他三次去上海,一次去杭州,請了吳弘仁幫忙,才將一切手續辦完,主要負責人招聘好。還要忙著藥材的種植采摘,因而巴黎奧運會他隻知道個獎牌數中國第一,田弳、皮劃艇等項目這次中國意外崛起而已。

    不過鄭民完成了新的布局雖重新空閑起來,但與他之前比還是要忙不少。原來隻有陳海山、沈娟娟經常請示報告,現在多了談和生與範文林。

    不僅請示報告的人多了,而且是此時研究所與基金會、醫院等正在籌建,雖各有人全權負責,可有些事仍然不能不向鄭民匯報與請示決定的。

    好在絕大多數時候並不需要鄭民車到現場處理的,又與他們約定了上午、中午、傍晚固定時間聯絡,不然他連白打理藥材的工夫也沒有了。

    但他如此大撒手及連接電話也是在固定時間也引人誤會,從他舅舅、舅母、表哥等開始,到每一個他任命的各方麵負責人都認為他雖然也會在家研究醫藥方麵的事,可事業一步步擴大,一如既往宅在家裏卻是這世上年青億萬富翁中第一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