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於世紀之初

第八十四章 南鵬上空的鷹(三)(2/4)

    “好的,謝謝沈經理。”

    “我們不用這麽客套,我叫你小石,你叫我沈姐就好了。”

    “好的沈姐。”

    就在沈悅雲帶著石莉華熟悉工作環境時,劉益之和黃棟梁坐在總經理辦公室裏在交談。

    “老劉,孫海山孫總什麽時候到任啊?”

    “怎麽了五哥?這總經理的位子坐得不爽嗎?”

    “撲街啊,這位子不是一般人坐的,我還是老老實實當我的董事,安心等著分錢就好了。”黃棟梁搖著頭說道。

    “孫海山是華中工業大學建築學院的副教授,停薪留職有繁瑣的手續要辦,還得等一周多時間。”

    劉益之對廣廈置業本來就不怎麽上心,隻是礙著黃棟梁、黃惠民等幾人的情麵,投錢幫襯一把。可是黃棟梁做了幾個月總經理,實在扛不住了,找劉益之訴苦,再不想辦法,這公司早晚得完蛋。

    劉益之當然不願意自己幾千萬的投資打了水漂,跟幾位股東開會討論後,拍板決定,請專業職業經理人來,把廣廈公司正規化發展。

    找了一圈,人力資源、工程預算、市場營銷等專業職業經理人都陸續找到了,可房地產的專業人士卻沒有找到,劉益之需要的是一位掌舵人。到處托人去問,也有不少朋友推薦了人選,都不中意。後來李百齡的第三子,四江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李百齡基金會理事長李孝國介紹了他的學生,華中工業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孫海山。

    劉益之到星寶市跟孫海山做了一次深入地交流,他記憶中不少關於房地產的觀點跟孫海山的不謀而合。住宅房地產走學區路線,商業房地產走綜合體路線。

    劉益之在孫海山交談時,提出了一些觀念。大部分房地產公司都知道位置的重要性,位置好的地皮資源,競爭激烈,廣廈置業這樣的新丁肯定幹不過別人,隻能投標一些位置稍差的地皮。那怎麽辦?發揮某些優勢,配合政府工作,主動出地出錢,幫忙修建學校,尤其是某些“名校”的分校。

    商業房地產走綜合體,主要布局在三線和二線城市,不去競爭激烈的一線和次一線城市湊熱鬧。去位置稍偏,但交通便利的地方拿一大塊,修建包括購物中心、電影院、遊樂場等在內的商業中心。

    一般做法是跟各大品牌的消費品、奢侈品以及當地主流的超市保持合作,先立項招商再融資動工。根據項目招商情況以及當地的實際情況,跟總建築商簽定總包合同,在保證質量的情況節省成本。所有的產業隻租不售,便於物業集中管理。

    商業中心修好後,再在附近修建配套的住宅小區。

    劉益之的這些想法都是抄別人的,但是在孫海山眼裏就大不同了,覺得這是一個有想法,有遠見的房地產老板。而孫海山則在劉益之的這些想法基礎上,做出了進一步分析,而且分析得非常透徹,更提出了一係列可實際操作的意見。

    談到後麵,兩人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經過幾次商談,劉益之以百分之五的股權和六位數的薪酬請動了孫海山,而黃棟梁、黃惠民等股東非常信任劉益之,同意了這一任命。劉益之又跑到滬江,把滬江知名企業-泉生公司的財務部經理韋廣滬挖來任廣廈置業的財務總監。房地產是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資本運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位有經驗的財務總監讓廣廈置業如虎添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