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場:氣場決定成敗 氣場改變人生

第21章 撕掉標簽,做你自己

你是否聽過“標簽效應”?是指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簽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簽內容相一致。因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簽後引起的,故稱“標簽效應”。“標簽效應”能影響人們的印象管理,進而影響人們的思維活動、行為舉止。 心理學家克勞特曾在1973年做了如下的實驗: 他組織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的情況,授予“慈善”或“不慈善”的頭銜,還留有一部分人未被測試,即沒有用標簽法。 當克勞特再次要求這些人們進行捐獻時,“標簽”就發揮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記為“慈善”的人要比那些沒有標簽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因沒有捐錢而被標記為“不慈善”的人比沒有“標簽”的人貢獻得更少。 上述實驗中“標簽效應”的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不能因此忽視它消極的一麵。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男孩在一次考試中沒有及格,回到家中,母親訓斥他:“你真笨!”於是男孩便把“你真笨”這三個字深深地烙印在心底,時刻把它作為自己的代名詞。男孩會把自己所有的失敗都歸結在“笨”上,並做出一些“笨”的行為來應和自己的標簽。就這樣,男孩在母親的評價下真的變“笨”了。 我們周圍不少家長善於用“激將法”激勵孩子上進。雖然“激將法”能發揮其積極的作用,但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激將法”中,如果貼的標簽不是正麵的、積極的,甚至是荒謬的,那麽很有可能令被貼標簽的孩子默認,或孩子由於覺得不公平而產生與所貼標簽內容方向相反的行動。 生活中,我們成年人這種變“笨”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為人們常常不能清楚地認識自己,總喜歡生活在別人賦予的標簽之下。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理解、看待別人賦予自己的標簽,而帶著模糊的期望和需求,一味地接受不客觀的評價,那將會產生複雜且不可預料的結果。 首先,我們可能被這些標簽蒙蔽。像上麵的例子一樣,明明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被母親定以“笨”的標簽後,變得愚鈍起來。其次,我們還可能被這些標簽忽悠得不知所措。例如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坦然接受“優秀”的標簽,而平庸的他如同貴族後裔一樣,空有顯赫的身世,卻毫無實際作為和能力,隻能被這種無形的期望壓得透不過氣來。一旦這樣的標簽缺乏明確的要求和支持時,便變得搖搖欲墜,整個人的氣場也隨之消散、變弱。 另外,帽子越大、戴得越久,我們就會越緊張於被要求有所作為,並在心中糾結自己是否對得起自己的標簽,陷入無盡的哀愁之中。因此,“標簽效應”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完美,它也可能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危害。 既然我們已經了解自己正在被某些虛偽的標簽所侵害,那麽為什麽還要繼續活在它的籠罩之下呢?任何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上蒼都賦予他不同的使命,同時也賦予他獨特的個性。我們隻有客觀地、正確地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撕掉那些不切實際的標簽,才能按照自己的道路成長為自己真實的樣子,才能找到成功的道路;而那些錯誤地認識自己、活在他人荒謬標簽之下的人,隻會迷失自我,並必將與成功絕緣。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