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茵教父

第26章 葉秋的反擊(1/4)

    忘了是哪一位先賢說過,想要戰勝天下人,必須要先戰勝自己!

    而雷哈格爾則是說,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最好的進攻是防守。

    葉秋從一開始,就非常篤定,這不是一場討好球迷,討好媒體的比賽,絕對不是!

    要求阿賈克斯二隊在整體實力存在著巨大差距的情況下,跟埃因霍溫玩不要命的直接對抗,那是不現實,也是自取滅亡。

    所以葉秋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弱者的位置上,擺正弱勢的姿態,先紮好防守。

    三名中場都是體能充沛,攻守兼備的球員,尤其是德容和馬杜羅,防守能力都很不錯,而四名後衛也都是那種速度不慢,比較靈活的類型,這就使得葉秋的防守布置並沒有像某些人所猜想的那樣縮得非常靠後。

    博比?哈姆斯說得對,在沃熱爾、範博梅爾等球員的威脅下,你防線縮得太靠後,就等於是給對方起腳遠射的機會,這對阿賈克斯來說,威脅並不比積極壓上小多少,甚至可以說更高。

    阿賈克斯二隊的防守主要還是布置在中場。

    德容、斯內德和馬杜羅,這三名球員,再加上回撤的範德法特和庫魯爾,五名球員組成了中場的防禦區,而亨特拉爾則是在前麵不停的幹擾埃因霍溫的防線,尤其是對兩名中後衛的糾纏,更是不遺餘力。

    在整個中場區域,利用局部人數上的優勢,形成足夠的防守和壓迫,不讓對方輕易的把球送入阿賈克斯二隊的30米區域,那麽擺在最前麵的豪華攻擊陣容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威脅。

    埃因霍溫本賽季的成功,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在於他們的邊路,科爾卡和羅梅達爾組成的魔鬼雙翼縱橫荷蘭賽場,幾乎所向披靡,而為了壓製他們的邊路,葉秋也作出了很多布置。

    範德法特和庫魯爾幹擾和壓製埃因霍溫的兩條邊路,切斷對方邊後衛和兩名邊鋒之間的聯係,而一旦科爾卡和羅梅達爾拿球,周圍一定都會有兩名球員及時進行包夾和貼身盯防。

    因為阿賈克斯三條線保持得非常緊湊,再加上球員全身心的投入比賽,執行主教練的戰術,所以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球隊做到這一點。

    這就是為什麽,開場之後,羅梅達爾多次帶球準備單吃阿比達爾的時候,德容卻總是出現在阿比達爾的附近給予策應和支援,而羅梅達爾在經過幾次失利之後,他就開始放棄在邊路有所作為的想法,開始走向中路。

    格雷茨的意圖很明顯,科爾卡回撤接應,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把阿賈克斯二隊的邊後衛給拉出來,讓範尼、尼利斯,以及切中的羅梅達爾有機會在禁區附近製造威脅,而且科爾卡的回撤也能夠避開對方的貼身盯人戰術,串聯中前場的球路推進。

    對於對方的這一套策略,葉秋也第一時間給予了調整。

    一旦科爾卡回撤,範德魯就第一時間跟上去,海廷加拉到右側,馬杜羅回撤到中後衛的位置上為海廷加補位,德容和斯內德則是第一時間回到中路保護防線。

    可以說,阿賈克斯二隊的戰術陣型看似生硬,可實際上又很有彈性,能夠根據對方的戰術安排布置,第一時間給予化解和堵截。

    不過也必須要說,埃因霍溫的球員個人能力太出色了,有好幾次都是靠個人能力在進攻上製造了一些威脅,但阿賈克斯二隊的從前到後的整體性很強,球員彼此距離都保持得十分緊密,尤其是在經過了一個月的演練之後,彼此配合很有默契。

    之前葉秋看了阿賈克斯一隊0:4負於埃因霍溫的那一場比賽,如今他就吸取了經驗教訓,他嚴令球員盡可能的減少和對方一對一的較量,充分利用己方陣型緊密,局部人數上的優勢,化解對方的進攻,迫使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無功而返。

    積極的中前場逼搶,緊密的防守布局,這些都讓埃因霍溫優勢最為的明顯的個人能力,以及球隊的進攻推進速度,都無法在阿賈克斯二隊的防區內得到施展,一旦球進入了阿賈克斯二隊的防區,就仿佛是陷入了沼澤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