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尋

第21章 且讓老夫猜一猜你是誰(1/2)

    梁朝開國後,與西夏、遼國戰事不斷,無奈西夏和遼都是兵強馬快,梁朝一直屢落下風,隻好締結盟約,允許西夏和遼國年年“進貢”,然後由梁朝“恩賞”歲幣。歲幣賞得多了,財政便有些捉襟見拙,朝庭便特許富戶捐官,捐的也都是些虛職,一般人便喚作員外。如此長年累月下來,梁朝的員外也多起來。

    李平鬆也是隨手捐了一個,因此文水縣人人喚他李員外。

    在文水縣,他原本有個更拉風的外號喚作“李半城”,因為縣中半數糧鋪都是他的,又與江縣丞是兒女親家,因此文水縣城,大概可以是有一半是他的。捐了員外後,李半城這外號雖被人叫得少了,他的威儀卻是更甚往昔。

    此時見吳進來,李平鬆嘴裏應道:“吳捕頭稍待。”

    過了一會,他擱下筆,將信紙吹幹、折好,喊門外的仆役取了,吩咐道:“送去兵馬司給張參將。”

    待那仆役遠去了,李平鬆方才起身在吳上手邊的位置坐下,歎道:“多事之秋啊。”

    吳道:“此時還未入夏,員外就擔心秋了。”

    李平鬆道:“遼人要的糧食應該能在出發前備好,不能再出意外了。”

    吳道:“你讓我查的事,略有些眉目了。”

    李員外喝了口茶,等吳下去。

    “前入城的,有個叫苗慶,應該就是那股匪徒的眼線。住在朔風客棧,每起早就在集市裏打聽,看著像是個盤貨的商人,但卻對商賈之事毫無了解,倒是對糧食,鐵器,藥材這些東西頗感興趣。”

    李員外問:“你沒打草驚蛇吧?”

    吳搖搖頭,道:“沒有,他如此大擺大搖的晃悠,定是還有人接應他,但還沒找到,我派人跟著那苗慶,總有他露出破綻的時候。”

    李員外臉上掛起一絲冷笑,道:“這股土匪膽子不,劫了我的糧,卻還敢入城來。”

    吳沉吟道:“糧食被劫的現場我看過了,時間、地點、路線都拿捏得恰到好處,現場的痕跡看來,這批人動作利落,殺人果絕。最難得的是人人帶馬,來去如風。肯定是老手,但附近的幾股山匪不會有這個實力和膽量動你的貨,卻猜不出來是哪裏冒出來的人馬。”

    “苗慶進縣城的目的呢?”

    “目前還不知道,總要心才是。”

    “心些啊心些,諸葛一生唯謹慎……”李平鬆眯起眼想了想,又叮囑道:“他們派了個如此打眼的進來,應該是為了吸引視線,暗中定還有動作,你把縣裏的生麵孔都篩一遍吧。”

    見吳表情似在思量,李平鬆問道:“怎麽?”

    吳沉吟道:“到生麵孔,我遇到一個人,有些意思……應該不是那股匪徒裏的,但他把羅乙貴殺了……”

    李平鬆眼睛一眯,心中已有殺意,他不在乎一個賴漢的死活,但李家的威勢不允許有人挑畔。於是他冷然道:“這個人是衝著我來的?”

    吳再好用,也是江縣丞的人,他打算讓管家周來福來處理。

    “應該不是,我試探了一下,也不是那股匪徒裏的。似乎是路見不平,看不慣羅乙貴罷了。但他用的方式,有些獨特……”吳知道李平鬆的心意,嘴裏接著道:“應該不會有別人知道這事是他幹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