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問題(2/5)

    不管裝修也好,開飯店也好,那邊,利潤的增長速度一定比老城區快。這就是風口,這就是機遇。很多時候,選擇大於努力。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

    所以,姨決定,要將公司,真正地搬到那邊去。因為這邊算遠離市場了,並且,麵積與規模都不太夠。所以,得買一大塊地,作為公司的新基地。當然,組合式裝修,這是新潮流,它也算是工業,所以,以工業用地名義劃地,不僅不違法,而且也正當。

    隻不過,她的公司,工業隻是附屬,商業與設計施工才是主流,但這又有什麽呢?就像冬子,既做鹵菜,又做飯店,牌子還不是用的一個。你能,你冬子做的是吃還是酒店呢?

    “隻不過,未來如何規劃我不清楚,如果我的選址落在了後來的住宅規劃上,那隻好賣地了。我不吃虧,再搬個位置就是。所以,這既是業務的需要,也是穩賺不賠,你應該理解吧?”

    聽到這裏,冬子算是理解了。“對,姨,你的考慮確實是進退自如的,沒問題,我理解。但是,我要地,恐怕就不需要了吧?”

    “你怎麽會不需要,你甚至比我還需要!”姨聲音高了起來,並且給冬子上了一堂關於級差地租與滾動發展的課,讓他知曉什麽叫原始積累,什麽叫資本運作。

    什麽叫級差地租呢?其實就是土地的使用價值,因為商業價值的不同,處於不同地段的土地,價值差距非常大。這就是李嘉誠反複強調的: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最直觀的,是在稅務局收取商業及工業企業的土地使用稅時,就可以看出來。容城城區內,分為三個檔次,在圍繞行政機構中心的商業中心地帶,比如文化宮一帶,其土地使用稅,每平方,按8元計算。當然,新修的商業街,也是8塊了。原來是多少呢?原來是按棚戶區與老城區的價值收的,是4塊。因為商業開發,使它的使用價值提高了,稅收當然也就增高了。把相同城區的使用價值提高,這就是經營城市的目的,也是房地產大開發的結果。

    而目前,在南湖以南的所謂待開發新區,相當於城鄉結合部,那裏的土地使用稅是按元計算的。所以,現在元時購進,待開發完畢,它就值8元了,這個差價,叫地租升級。差價就是利潤,並且是最根本的利潤。

    搞清楚了級差地租,姨又幫冬子分析了他的業務方向。

    “你恐怕不是那種富即安的人,你是要做事業的吧?”

    姨這是明知故問,冬子有上進心,答案不言而喻。她這樣問,得到冬子的首肯後,就自然地引出了下麵的法。

    你的業務始終是要擴大的。不用飯店,也不用燒烤,就是你的鹵菜,如果要做到規模化標準化,就必須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自動化程度,並且,要建立高標準的生產車間。如果這個鹵菜,想打出品牌,成為真正的名特吃,那就得建立無菌車間,最人工幹預,最品味差異,最大質量統一。這些,都需要在最後,建立一個嶄新並且麵積比較大的廠房。所以,需要土地。

    既然你需要土地,並且是真正搞事業的,為什麽不搞一塊地呢?況且,目前花費並不大,手續也簡單。

    “我不是沒這樣想過,隻不過,如果有一我有實力,把新式車間建起來了,也不應該在居民新區,應該在未來的郊區。如果占了新區的地,有點浪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