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第二百三十章 分離出來(1/5)

    “你有解析能力,而陳是個整體。這是特性問題,與好壞無關。”

    孫總這話,把彭總也搞糊塗了,難不成,這個理工直男,要給一個姑娘講解析幾何,欺騙純情少女?

    想當年,還是青蔥少年時,彭總以其帥氣與才華,總喜歡調戲女同學。在外貌協會的女生麵前,他裝高冷,霸道總裁範,籃球場上受過她們的尖叫。在學霸女生麵前,他掉書袋,用發散性思維的隨口胡,打亂人家的邏輯統一性,欣賞別人的心慌意亂。

    這種遊戲玩多了,也把自己的心思玩散了。直到後來在大學遇上今的夫人,自己才發現,兩種辦法都不好使。拚顏值,夫人是校花。拚才華,人家引而不發,隻等你,不作表情,彭總自己就慌了。所以,今,在氣質與地位這一塊,夫人是把他拿捏得死死的。

    難道孫總這玩這個?不像啊?他是個安於孤獨的人,也是個嚴謹的人,正派的形象,幾乎都可以讓彭總自卑,怎麽可能呢?

    “啥叫解析呢?”燕子的好奇心並不是因為有新詞匯,而是這個話有關自身。

    “最近我老在想一個詞,我的感受。”孫總這是要評書了。反正大家有的是時間,對於喝酒的人來,菜冷一點沒關係,場麵不冷,就是最好的宴席。

    “我們老一個詞:事情。這其實是兩個問題:事和情。事是客觀的,情是主觀的。從一般人來講,這兩件事,是合在一起的。客觀與主觀的相互影響,決定著我們的人生。但是,對於高手來,這兩者又是分開的。做事就專心做事,感情就感情的私人化的東西,這兩者要分開。比如彭總,對銷售對象的話,是他做事的工作,也許不是真實感情的表達,他隻是在工作。也比如,燕子在管理中,管理好事,把做事與做人分開,這也叫一種分離,我把高手的這種能力,叫做解析能力。那是能夠在控製自己感情的情況下,更好地做事,這不僅是態度,更是能力。”

    彭總明白了,孫總這是在講人生哲學,根本不是調戲人。於是笑到:“你的意思是,我為了工作,淨假話?”

    “舉例,舉例而已。”

    燕子覺得孫總的評價,自己很受用。居然把自己跟彭總這種高手相提並論,太值了。

    “比如我吧,我就分不開。為啥呢?我沒這能力。陳知道,我因為實驗的問題,糾葛著自己的情緒。實驗不順的時候,情緒很低落,甚至不想跟人交流。實驗結果好的時候,又得意忘形,樂不可支。”

    彭總糾正到:“也許那隻是你的態度問題,你隻想讓自己的事與情統一起來,簡化自己的情緒,保持著完整的自我,從而取得幸福感。”

    “不對,我的工作是麵對客觀的,是真正的做事。事情沒對錯,隻有存在與不存在,它不應該影響情緒。沒有事情錯,隻有態度與判斷錯,這是搞技術的人,應該有的態度。我其實也想盡可能平靜對待結果,以保持頭腦的清醒,但做不到。所以,我認為是能力問題。”

    袁到:“在我們公司,哪個人要是懷疑孫總的能力問題,那不是瞎?”

    “也許,我對生活的要求太高,所以才有這種焦慮吧。但是,在今這個科學發達、分工細密的時代,我這總要求也太不現實了,所以徒增煩惱。”

    他盯著冬子到:“也許你本質上是跟我一樣的人,要求太高了。”

    這一下,徹底把大家搞懵了。

    “有一種聖人,是把做人做事統一作為最高目標的。當做事不順,就單純選擇做人,像陶淵明。更厲害的,不放棄做人的態度,在做事中,體現做人的標準,哪怕事沒做好,也得把人格統一起來,那是孔子。我們是什麽人?俗人一個,怎麽可能統一呢?我們以如此平庸之資,追求那高的境界,不是可笑嗎?理想遠遠大於能力,這是痛苦的根源。當然,我們都是善良的人,如果沒點做事的能力,我們恐怕得悔恨一生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