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第二百二十章 繃得太緊(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幺嬸呢,你咋養了這麽多呢?密度大了要生病,如果傳染給其它家的,那可不得了。”燕子問到。

    “我姐姐家也幫我代養了幾百隻呢,她就在隔壁村,你認識的,不可能不收吧,反正都是一個品種,養的方式也是一樣的,你鑒定了的,沒問題的。”

    鄉親要出貨,那燕子這邊,就必須做到應收盡收,但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太多了。

    太多了,就意味著要加大加工量與銷售量。燕子雖然在鄉裏喊了暫停,讓大家不要向外村發展,隻按一戶最多五百隻一批的速度供貨,但是,村民們看到有錢掙,悄悄聯合鑽杆的親戚養這,你怎麽好拒絕呢?畢竟,質量沒問題。

    按一般市場經濟規律,需求價格曲線的相互關係應該是這樣的。當供大於求時,價格會下降。但是,燕子有兩個底線,卻無法突破。第一,她承諾的收購價,要比鎮上的高出一塊錢,這個不能壞。第二,她不能不敞開收購,不能讓鄉親養的鴨子,無處可賣,讓他們虧本。

    是什麽扭曲了這個市場規律呢?是鄉村親情。所以,一旦感情因素進入生意環節,事情就變得非常麻煩。姨了一句真理:生意是生意,感情是感情。

    看著燕子如此的忙碌,有時邊串羊肉時,也在打盹,冬子心痛不已,他仿佛看到了,當年自己的母親。

    他不太理解,為什麽燕子要堅持如此拚命,動力何在呢?

    其實,這正是因為兩人出身不同所產生的理念差異。對於燕子的經曆來,對貧窮的恐懼,導致了她對錢的敏感。掙錢本身,就成了她的一種追求。

    有人,希望與恐懼是人類最基本的心理驅動。對於冬子來,掙錢,其實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當想象中未來的美好生活可以實現時,這種驅動力就會逐漸減弱。

    但燕子,卻有雙輪驅動,除了希望,還有恐懼。對貧困的恐懼,導致她對賺錢,有一種不可抑製的動力。

    當年,父母也是這樣的,為了給學習並不出色的冬子掙一份家業,為了讓他今後的生活保持著這種,不至於匱乏的境地,父母拚命掙錢,其實也是出於一種對冬子未來的恐懼。可惜,這種努力,結果,他們並沒有預見到。

    冬子想勸阻燕子,不要重蹈覆轍,但話又不能直。

    “燕子,我覺得你太累了,我們掙的錢也不少了,何必要擴大規模呢?我覺得,幫幫姨的忙可以,拿利潤,就沒必要了吧?”

    “冬哥,不累的,如果你累了,你就隻管調料的事。燒烤現場,也可以讓蔣去,大不了加工資就行。如果人手不夠,我們可以招人。你配好了調料,就出去看市場,搞推銷。人家姨了的,生意必須按生意規矩做,你不是不想幫她吧?”

    冬子好像真被駁得無話可。

    但是,擺在眼前的麻煩,是銷售。不是這個鹵鴨子的銷售不好,而是,一個攤位,肯定賣不了一百隻鴨子,畢竟,周邊消費能力及人群有限。

    日常消費,比如飲食行業,或者是日雜副食商店,按附近居民人口及流動人口比例,是可以算出營業規模來的。如果有競爭者分流這個比例,市場還要些。

    要擴大市場,就必須在另外的地方新擺攤位。新擺攤位,那就得有所放棄。

    比如,你營業的利潤,得讓人清楚,你燒烤的方式,恐怕就無法自己來操作。這一切,都是冬子不好接受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