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第一百一十六章 為誰而戰(1/5)

    “孫總,我總覺得,你身上,有一種大情懷,我不知道對不對,好像今,這樣的人不多。”

    “隻是你沒有感覺到,這些人,或許就在你的身邊,也許你就有,隻是沒有激發出來。”

    冬子把這話隻當成孫總對自己的鼓勵,並不以為然。想想剛才那幾個鬥地主的,有什麽情懷呢?為了幾塊錢?為了娛樂?為了當時的爽快?

    孫總跺了跺腳問冬子:“這個城牆堅固嗎?”

    “當然堅固了,這也許是最堅固的城牆了吧?”冬子想了想,突然改口到:“也許,長城更堅固。”

    “對了,這是中國人的特點,總有最堅固的東西,祖先把它們存放在我們基因裏,我們沒機會激發,但它永遠存在。”

    這就讓冬子不太理解,按理,正常人,柴米油鹽的生活,隻不過是煙火氣的情懷,隻不過是七嘴八舌的八卦,怎麽扯上這麽宏大的主題呢?也許,孫總這個內心高大的人,也把別人的內心,看高了吧。

    “你注意到街邊的沒有?他們打牌下棋,為兩塊錢爭來爭去,為一句話不合,吵架甚至鬥毆的,你以為,這些人都沒有大情懷嗎?”

    孫總好像看穿了冬子所想,問的問題,恰好是冬子疑惑的東西。冬子此時不知道該點頭,還是該搖頭。

    “兩個下棋的老頭,當遠方的孫子回來了,喊了他一聲,他是什麽反應?”

    “當然是丟下棋,趕快去抱孫子了。”

    “他與孫子之間有利益嗎?”

    “沒有,隻有感情。”

    “對了,這就是情懷。再好比,一個在遠方打工的人,過年回到老家,總要給祖先的墳上燒紙祭拜,這裏也沒有利益,隻有情懷。一個再成功的鄉裏青年,回到老家時,對長輩保持著謙卑。一個再調皮搗蛋的無賴,總有敬畏的鄉鄰,這也是情懷。這樣吧,凡是中國人,總有一種感情,是超越利益的,哪怕是最惡的人,情感中的柔軟麵,總與子孫與祖宗有關,這不僅是用親情可以解釋的。畢竟,許多人祭拜的祖先,他們本人從來沒有見過。”

    孫總提出了一個大問題,就是超越利益關係的情感因素,在中國人心目中,有些共同點。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民族,就像長城,以即我們腳下的長安城牆。都是破了修,修了破,再修。好像,再窮再累,都要把它重新修起來。還有一件事,到了西安,我們都能夠體會得到。許多古代帝王陵墓,我們明知道裏麵珍寶無數,但就是不主動發掘它,為什麽?這不僅僅是技術不夠的原因。”

    “那是什麽原因呢?”

    “因為我們尊重祖先。”

    這個還真有些道理。按理,自從火器誕生過後,長城的軍事價值就不那麽明顯了,但還是要修。長安城早就破碎了,但明朝的官員,還是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它修起來。而秦始皇陵墓,明明知道它在那裏,就是不肯挖掘它。

    “過幾,我們去看看兵馬俑吧。”孫總得到了冬子點頭同意後,繼續到:“我想看看,我們的祖先,長什麽樣子。因為,兵馬俑的製作,就是根據當時秦人的士兵的模樣,完全拓下來的。”

    把自己的士兵樣子,永遠留在那陶器燒製的兵俑上,這是對士兵們最好的紀念。當然,也給我們留下了祖先的形象。全世界,以這種立體生動的方式,留下形象的,隻有我們中國,而且,數量還如此龐大。冬子聽人過,大部分中國人,總能在兵馬俑的形象中,找到與自己相似的,或許,自己身上,就流淌著他的血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