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第六十章 餞行小袁(1/5)

    單身漢的東西很簡單,冬子很快就收拾好了。他把衣服放進洗衣機,發現邊上還有一個烘幹機,他可沒用過這個玩意,還是在袁的幫助下,才知道它的用法。

    自己買的衣架,幾乎沒用,因為衣櫃裏,原來走了那個員工留下了一些。

    “其實你掛在外麵曬這種辦法,沒什麽用。這是廣東,潮濕得很,如果沒有風吹,還真不好曬幹。不如這烘幹機,來得快。”

    袁一解釋,冬子就理解他剛看見宿舍時的疑惑了,為什麽宿舍的陽台,很少看見有人掛衣服的。因為有烘幹機的存在。以前冬子聽,歐洲人不在外曬衣服,現在明白了。

    冬子看到廚房,有一種下意識的衝動,想買菜做飯。因為現在再到單位食堂去吃,比較麻煩。他問袁:“要不,我們自己做菜吃吧?”

    袁玩笑到:“你還真把這當家了?那麻煩?走,我們出去吃。關鍵下午的任務要完成,明我就要回家了,中午我們在外麵吃。”

    下午到駕校報名,是事先好了的。在冬子的要求下,中午他們隻在外麵一個茶餐廳單位點了兩菜一湯,算是以吃飯為主。

    就是這簡單的茶餐廳,路過別人的餐桌,冬子就對廣東的飲食習慣與風格,有一些感覺了。光從顏色上看,廣東飲食的顏色就比較豐富。有暖色調的冷色調的,還有最普遍的茶色的湯。

    在冬子的印象中,父親作為資深廚師,所做的菜,也是講究色香味俱全的。比如清蒸武昌魚是白色為基調的,加一點蔥花,有就綠色了,再加一點薑片,就有黃色了。邊上再襯一些紅辣椒絲,就有紅色了。整個菜品端上來,就有視角上的刺激感。

    但對於一個以豬肉為菜的民族來,醬色,或者黃與紫的混合色,才是主流。比如紅燒肉、膀、豆瓣鯽魚、魚香肉絲。隻要涉及到豬肉,都以醬色為主要基礎。

    但在廣東,食品是以茶色為基礎的,淡黃色,如同桌上的菊花茶。廣東人的飲品也非常多,但這種菊花茶,透明的玻璃壺下,還用一個蠟燭燈溫著,倒是很有地方特點。這與香港傳過來的風氣,有點關係吧。

    他們隻點了兩菜一湯,隻圖吃飽。但這種以食材本身的味道為特點的食品,還是讓冬子覺得有些新鮮。

    下午報名,學費大概有四千元錢,並不是很貴,但是,練習的時間不多,一般晚上七點到九點,如果學得差不多了,師父就安排你參加考試。駕校距離宿舍並不遠,如果坐公交,隻需要二十分鍾就到了。

    袁與冬子在駕校辦完事後,就開始準備回家要帶的東西了。冬子陪他逛商場,當看到袁給父母挑衣服時那一種幸福感時,冬子心情有點失落。他覺得,有父母的人,是真幸福了。畢竟,當自己混得不好時,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在等著自己,父母的愛從來不因為兒子的好壞而增減。如果自己混得成功,讓父母分享自己的幸福,讓父母為自己的成就而驕傲,那是多麽大的喜悅啊。

    如果沒有最愛的人來分享成功,成功又有什麽意義呢?

    冬子偶然也會跳過爹爹家家或者燕子的畫麵,但很快就會被袁那快樂的聲音所打斷:“冬哥,你覺得這個帽子好看不?我爸戴上他,在村裏轉轉,到處給人炫耀,這是我兒子從廣東買來的,我都想得出來,他那得瑟勁。”

    “冬哥,這圍巾顏色好吧?你幫我挑一下,不同色係的,你是這方麵的大師,幫我挑一挑。我媽肯定要多有幾條,她拿來給我那些姨啊、姑啊送,她就有麵子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