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第二十四章 裝修門道(1/5)

    羅哥與黃姐在過早的時候,想起了冬子的事。他們商量,這事暫時不告訴小陳。黃姐的話提醒了羅哥:“即使搬遷,還有幾個月,這麽早告訴他,他就沒得長遠打算了,他要走,哪個接得上呢?”

    羅哥笑到:“也是,關鍵是他炒的菜好吃,以後到了商場,恐怕就不能這樣搞了。”

    他們一起到門麵,剛開開門,就看到冬子出來了。他們今天帶的早餐,比平時多了點。冬子笑到:“老板加餐啊,又是牛奶又是蛋酒,喝兩樣?”

    “年輕人,怕這個?”羅哥晃了晃手中的袋子,裏麵有熱幹麵和兩個麵窩,還有一塊豆皮。

    武漢人過早吃熱幹麵,要的是它的紮實。麵是筋道的、芝麻醬閃爍著土地的光輝,熱量與香氣混合後,通過熱氣冒出來,是橫掃饑餓的重錘。而與之配合的蛋酒,就是米灑裏打一個雞蛋花,雞蛋的營養在微醺的米酒裏,有一種輕盈的飄蕩感。

    麵窩其實就是一種油炸餅,米麵調和上鹽與蔥花等調料,放在一個特製的瓢裏,下滾熱的油鍋裏炸,出來一個薄的園餅形、中間窩下去甚至有點穿孔的樣子,像一個粗糙的麵包圈一樣。

    要說豆皮,大街小巷都打著“老通城豆皮”的招牌,容城也是一樣的招牌,但冬子至今也不清楚,所謂的老通城,究竟在哪裏。豆皮不是豆腐皮,而是兩塊薄麵皮中間,夾上糥米、豆幹粒以用各種調料,用油煎出來,雪白中油光鋥亮,很是紮實。

    這是武漢人追求的飲食習慣,高熱量高蛋白的東西,就是好東西,再加上厚重的調味品,結合起來,就兩個字,就像武漢人追求的做人的標準一樣:紮實。

    “這家夥,我怕是吃不完吧。”冬子覺得確實有點多。

    “展勁吃,我像你這年輕時,一口氣能夠吃十個麵窩、三塊豆皮。”

    羅哥剛一說完,就遭到黃姐的恥笑:“哪像你年輕的時候,窮得餓塞塞的,人家小陳再莫說,也是容城城裏麵的,沒你小時候那窮。”

    冬子接過早餐,拿到後麵屋,費盡好大力氣,才把這一堆吃完。當然,蛋酒發揮了作用,在那種熱氣上衝的氛圍裏,沒有什麽下不了肚的。

    冬子吃完後,出來試探性地問到:“羅哥,最近的生意,還是這樣做?”他之所以這樣問,一方麵,是探聽羅哥的口風,是否把拆遷的事透露出來,以測試對方對自己的信任度。另一方麵,也有其它原因。這種模棱兩可的話,就是答話者如何理解了。

    “就這樣,難得輕鬆幾天。那辦公裝修的,都是他自己來車子拖貨,我們也不需要送貨。那幾個家裝的,地板和瓷磚大件都已經到位了,就是送的,也是零星的散件,小陳,我們可以輕鬆幾天了。”羅哥這樣回答,是直接說現實的事,沒有說關於搬遷的事,冬子知道,羅哥目前,並不想把這事告訴自己。

    冬子知道,要想明白羅哥建材的進貨渠道及價格,還得從其它方麵多留心,光從羅哥口裏套出來,恐怕不太現實。

    這段時間輕閑,進貨也差不多了,平時來閑逛的人也不多。所有商品的規格及特點,以及它們的零售價格,冬子已經熟悉。偶爾,羅哥出去了,黃姐一個人坐在店子裏,也覺得無聊。

    這天,也沒什麽送貨的需求,羅哥黃姐想出去一下,讓冬子守一下店子,冬子答應了。

    冬子有這個感覺,這條街上,好多家建材戶的老板們,今天早上都出門了,估計,他們是去開會了。因為前兩天李雯已經說過,政府召集大家商量拆遷事宜,也就是近些天的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