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諸天小門神

第562章 初戰高俅(1/2)

    高俅得了趙佶任用,拜為京東宣撫使,任從各處選調軍馬,即日剿滅梁山賊寇,趙佶許下的兵馬極多,可高俅仍舊覺得不保險,便私自改了命令,多要了一些人。

    原本趙佶許下的禁軍是六萬人,七大節度使每人帶領五千人助陣,高俅直接把七大節度使的兵馬翻了倍,讓他們每人帶領一萬本部兵馬,加上三萬水軍,一共十六萬兵馬,可謂浩浩蕩蕩,軍勢如龍。

    七大節度使原本是十大節度使,他們是綠林中人,後被朝廷招安,前番關勝率兵征繳梁山,李從吉,梅展,張開三人隨軍同行,結果李從吉戰死,梅展張開投降梁山,十大節度使僅剩七人。

    這七人分別是: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清河水節度使荊忠。

    除此之外,高俅從京畿禁軍之中選了三萬精銳,又從禦營之中選了兩萬精銳,禦前飛龍大將酆美、飛虎大將畢勝一並調入賬下聽候派遣。

    一連過了二十多,趙佶都著急了,催促起軍,高俅才先發禦營軍馬出城,又選教坊司歌姬舞女三十餘人,隨軍消遣。至日祭旗,辭駕登程,已經拖延了一月時間。

    出發前,眾多官員在長亭餞別,高俅戎裝披掛,騎一匹金鞍戰馬,前麵擺著五匹玉轡雕鞍從馬,左右兩邊,排著黨世英、黨世雄弟兄兩個,背後許多殿帥統製官、統軍提轄、兵馬防禦、團練等官,參隨在後。

    不得不,朝廷的兵馬足夠精銳,隻可惜碰上高俅這等末流統帥,跟了趙佶這麽個昏庸無能的君主,雖有一刀一槍封妻蔭子之心,可不遂人願,跟著這等人,非地奇才難打勝仗。

    而高俅拖延了一月時間,已經給了秦寒壯大的機會,從稱王到高俅出兵,足有一個半月時間,原本秦寒打算緊守門戶,可計劃趕不上變化,由於對周邊滲透過多,機會太好,在淄州換了知府的時候,秦寒直接帶兵打下了淄州。

    這也是秦寒此前的計劃,聯金滅遼之事秦寒自然不願,可以梁山之力,萬難做成大事,不如多多占據幾個州府,和遼國接壤,到時候也好見機行事。

    除了最為接近且有魯紹和做內應的青州,秦寒另外選了淄州,滄州,濱州三個目標,原本秦寒最先的目標是滄州,畢竟柴家在滄州經營日久,關係網極為密集,可以輕鬆打下,可偏偏最先出事的是淄州。

    原本淄州知府是武將出身,相對而言比較難對付,隻能緩慢滲透,可秦寒稱王剛剛半月,淄州便換了一任知府,這知府是名門出身,才華不凡,可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文官,對於行軍打仗沒什麽了解,且性子很軟,有些貪生怕死。

    此人名叫趙明誠,其父趙挺之曾官至宰相,有此背景,趙明誠二十四歲時便被授予從五品的鴻臚少卿,前途不可謂不光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