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哥舊事

十四、袍哥之敵(1/2)

    剛做了幾天嬌客的黃七爺被甩了,心裏很有些難過。然而,喝幾頓酒,睡上幾覺,事情也就過去了。男子漢大丈夫,哪裏能老是兒女情長的。再說,黃七爺自我感覺,也養不住小翠那樣的人,人家要走,就走好了。何況,金堂最近有了新的麻煩。

    楊森突然出兵廢了金堂的堂口,堂口的人自然同仇敵愾。但是,危機過後,小小的金堂,事實上處於跟成都的對立狀態。一天兩天的對立,人們可以忍受,但時間一長,金堂的百姓就有了新的麻煩。原本進成都的路,直接過去就好,現在得繞道,否則的話,成都就不讓金堂的人進。進了成都,無論是幹什麽,做點小買賣,都不能透露自己是金堂人,否則,被人聽去了,就會有麻煩。這些事兒,轉過來,就都轉化為對黃七爺的抱怨。

    如果不是一件事情的出現,黃七爺的堂口對楊森的挑戰,很可能慢慢被消解。黃七爺的舵主地位都有可能不保。袍哥的舵主可不是世襲的,得大夥推舉。這件事情,就是楊森對自貢鹽井的完全掌控。

    在前清時節,自貢鹽井的收益要占到四川財政收入的一半左右。進入民國,由於煙土收入的增加,其份額減了一點,但依然不小。這個收益,雖然分得並不均勻,也不公道,但大體上是要在幾大軍頭之間分的。哪個做了督軍,份額多一點,但也有限。然而,楊森一來,則獨占了。他的獨占,讓其他幾個軍頭大受損失是自然的。但是,此舉順便連民間的私鹽途徑,也差不多給都堵住了。

    四川的土匪屬於濁水袍哥。在幾乎全民嗨袍哥之後,袍哥武裝進入原來土匪的領地,土匪的領地被大大壓縮。所以,民國時期,四川的匪患不僅不及山東、河南,甚至不及貴州。給他們剩下的空間,除了劫煙土、打劫外地的客商,就是販私鹽了。即便如此,也得跟眾多袍哥堂口合作。所以,私鹽也是很多相關袍哥堂口的一大進項。雖然私鹽的販賣會妨害井鹽的公開銷售,但在四川,就是得給人家留這麽一條路。對於最底層的小百姓來說,沒有私鹽,他們就吃不起鹽了。私鹽被堵,好多地方的袍哥堂口都感到很憤怒。原來因為金堂堂口被端的憤怒,這回極大地被放大了。很顯然,袍哥們的憤怒,就等於小百姓的憤怒。

    收入大增的楊森,底氣很足。他把自己的部隊擴充為十個師,外加五個獨立旅,超過了所有四川的軍頭。當時,內地的軍頭要想擴軍,一般都是編不正式的補充團,如果要有正式編製,還需要爭取陸軍部批準。就算陸軍部批了編製,中央政府也沒錢發餉,你的槍械和薪餉還是得自己想辦法。但是,像四川這樣的地方,每個軍頭編多少部隊,就看他的養兵能力和武器多寡,能編多少就編多少,中央政府不管,也管不了。

    楊森唯一遺憾的是,他新擴充的隊伍隻能用成都土造步槍來裝備,從外麵進口的武器,過重慶這一關,一定會被截留。當然還可以從雲南和關中這些渠道走,但一來山路崎嶇,運輸量太小,二來風險也大,沿途打劫的軍人和土匪更多。

    楊森跟劉湘之間的矛盾已經趨於白熱化。劉湘堵截楊森的槍械,不僅是貪財,還因為他不能放任楊森勢力迅速擴張。而楊森,不除掉劉湘,就不能一統全川。兩邊的人都知道,他們早晚得有一戰。由於共同的利益,劉湘、劉文輝叔侄的二劉同盟已經形成。其他的軍頭,諸如劉存厚、鄧錫侯、田頌堯、賴心輝之類,要他們參加打楊森,他們肯定不敢抻頭。但如果楊森倒了,他們肯定會樂見其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