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路筆記

第275章行長被免職(1/3)

    陳西峰與秦子傑在電話裏一番交談後,才明白秦子傑一方麵確實是為了集權,便於自己對古林市商業銀行的掌控;另一方麵汪建海善做“兩麵人”,他通過期權腐敗、代持等方式貪得不動聲色;為掩蓋貪腐行為,他還刻意通過各種大事小事做足表麵文章。對於這樣的人,秦子傑當然要采取手段進行清除。

    古林市商業銀行的許多員工對汪建海的講座印象深刻,他時常脫稿,引經據典。鮮為人知的是,在慷慨激昂的培訓後,培訓教室的茶杯還留有餘溫,汪建海已經要求司機加大油門,趕往各種高端聚會場所。

    汪建海曾召集古林市商業銀行下屬的20家支行行長簽署工作責任狀,其中一條重要內容是“與民營企業打交道必須保證廉潔”。

    在與眾多支行行長和總行部門經理進行廉政談話時,汪建海要求這些人既要拒收禮品禮金,又要處理好與業務發展的關係,並大談其巧妙拒禮的經驗。

    不過,在汪建海大談妙拒禮金的背後,是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既然有這樣的收禮心理,他當然引來了“圍獵”者精心設局。

    汪建海交友不設門檻、不留底線,反倒欣慰於“找到了知音和同道中人”。

    其實上,汪建海不僅貪錢,而且什麽都貪。既想發財,又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和已經取得的社會地位,更想利用權力去發更大的財,再去謀取更大的權力為自己的私利服務。

    在古林市商業銀行的大會小會上,汪建海常說要清白做人、清醒做事、清廉為領導,卻一直不收斂不收手;他常說要全麵查擺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自己卻接受企業主在企業內部餐廳組織的奢華宴請;他常說要主動控製實質性風險,但遇到利益相關企業,卻大開方便之門;他時不時上交禮品禮金,還故意安排別人代辦,以增強口口相傳的效果,事後才發現,這隻是他收禮的冰山一角……

    說實話,能成為商業銀行的行長,必定是金融業務的專家,而汪建海作為業務專家卻安插“自己人”進行團夥作案、進行形式隱蔽的利益輸送。

    秦子傑在電話給陳西峰感歎道:“哪些業務可以做,依據哪些規章製度可以辦,哪些不能做,底線在哪兒,汪建海把這些東西研究得很透徹。”

    “據銀行內部人員反映,後經查實,汪建海曾經多次直接插手、幹預信貸項目審批,打著為優質客戶服務‘創新’的旗號,為有關企業精心設計‘私人定製’式規則。當其他人想將規則適用到真正的優質客戶身上時,汪建海卻說不行。”

    特殊的便利背後是不菲的回報。某民營企業負責人為表示感謝,以聘請“顧問”名義給予汪建海1000萬元,在5年內付清。

    陳西峰雖然不精通金融業務,但知道信貸領域腐敗問題往往專業性、技術性、隱蔽性較強,一般難以察覺。

    據秦子傑透露,汪建海等人或是將腐敗期權化,用當前權力“鎖定”遠期利益;或假借產品創新、服務創新規避製度約束、搞利益輸送;或是安排親屬參與有關經濟活動謀取非法利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