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培育係統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元興改革(1/4)

    “聖旨宣……”

    伴隨著龔三兒的聲音揚起,百官齊刷刷退下。

    “太師王允,公忠體國,有大功於社稷,然天不假年,昨日突發惡疾,暴斃於府內,實乃大漢之不幸,亦朕之不幸也。著追封永陽縣侯,由長子王蓋承其爵位。為表太師之功勳,大漢自此之後,不再設太師之位,欽此。”

    “陛下仁厚,萬歲萬歲萬萬歲!”

    能夠參與朝會的官員,無論品級、地位,抑或見識,自非尋常,他們很清楚王允究竟是如何“暴斃”的,隻是他們更清楚,如今朝中以王允為首的一派,已然徹底沒落,朝政大權,從此徹底掌握在了天子的手中,這些臣子自然不可能為了一個已死之人去抱不平,更何況他確確實實觸犯國法,依照律例,足以抄家滅族,陛下保全其名聲和家族,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不等百官多想,龔三兒便再次取過了第二份聖旨。

    “聖旨宣……”

    “自即日起,朝廷除卻太學,另設官學,凡各縣戶籍過萬者,均設官學一座除洛陽、長安外,另於幽州涿郡、並州太原郡、豫州汝南郡、青州平原郡,各設太學一處,一應太學,皆由洛陽總太學所轄,各地太學考校合格者,入洛陽太學應試,取其優異者出仕,各應其職。”

    “聖旨宣……”

    “自即日起,天下土地,無論耕田、草場,皆歸朝廷所有,由朝廷依據家庭人口,給予發放耕種、放牧,隨人生老病死,田產、牧場亦因之增減收放。百姓所懇荒地,免稅兩年,墾荒者死後,朝廷收其半數。此所謂‘均田製’。當前多占田畝者,暫不予清退,家中有人歿後,加以收回,新生人口,不予發放,直至其數相平。”

    “軍功自下而上,共分五級,得五級軍功者,賜田二十畝,或牧場六十畝,免田賦五年。其上,增軍功一級,另賜田十畝,或牧場三十畝,免田賦一年。立功者死後,賞賜田畝、草場,於免稅期過後,收歸半數,餘者由其子均分。”

    “聖旨宣……”

    “朝廷於皇室,各設農場數處,朝廷官營農場,用以研製新農種、新器械,其所出者,盡歸國庫。皇室農場,由皇室自行派人耕種、放牧,其所得,收入皇族內府,用於皇室、後宮支用,且照例納稅。除天子、太子外,皇室餘者之人,不得動用國庫之毫厘。此二農場,各不得超天下耕田、牧場總數之半成。”

    “聖旨宣……”

    “改‘三公九卿製’,為‘兩省六部製’。朝廷設立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掌其事。設中書省、尚書省,中書省總匯各部、州郡奏章,起草詔令,尚書省傳達詔令,監督各部、州郡照此執行。”

    “中書省設左丞相一人,尚書省設右丞相一人,其下各有仆射三人為副,舍人六人為佐,稱中書仆射、中書舍人、尚書仆射、尚書舍人。”

    “六部各有尚書一人,設侍郎二人為副,郎中六人為佐,主事十人為用。”

    “左右丞相與六部尚書,可直達天聽,入宮奏對,協助天子統馭百官,執掌朝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