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培育係統

第一百十三章 大治之縣(2/2)

    最後劉赫取出五萬錢交給張勇,讓他安排個可靠的人前去麵見太守,同時又請動了縣中三老為他保舉。

    所幸的是,由於狼調縣正在經曆大旱,而賑災糧也已經被侵吞得一幹二淨,沒有半點好處了,晉陽城內的一些世家子弟都不願意來這裏,無人與劉赫競爭。

    再加上劉赫本就是本縣督盜,升為縣令,雖然算是破格,但也完全得通。在這種情況下,這太原郡的太守也就順水推舟,表奏劉赫為狼調縣令。

    東漢時期,原則上未滿二十歲的人是不可以擔任縣令這種級別的官員的,不過到了東漢末年,吏治鬆弛,靈帝時期更是朝廷公然賣官鬻爵,這種規定幾乎已經成了一紙空文。

    比如著名的江東猛虎孫堅,十七歲的時候就被任命為鹽瀆縣丞。

    委任狀到達縣府之日,大家還沒來得及高興,就在劉赫的要求之下,馬上著手開始進行狼調縣各地的救災事宜,通渠,掘井,開倉放糧,一時間,不但其他幾個鄉的鄉民們擁護之聲甚高,周邊地區的流民也紛紛湧入狼調縣。

    張勇和錢氏父子二人帶著一些大官員,又要指導治旱,又要賑濟災民,還要為流民登記造冊,一時間真是忙得不可開交。

    而關羽則自然是被劉赫派去收編和訓練那六百五十饒縣兵隊伍了,這隊伍雖然是縣兵,但常年缺乏訓練,軍紀渙散,戰鬥力可謂十分低下。

    不過這些人基本上都是窮苦百姓出身,世家子弟自己幾乎不會來服役,都是花錢叫別人代替。

    而劉赫別的不敢,這兩年在狼調縣窮苦百姓中的威望絕對無人可比,聽由他們來訓練自己,這些縣兵不但沒有半點怨言,反而一個個高忻不行,至少糧餉總可以得到保證了。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狼調縣就湧入了數千流民,而在各鄉境內遊蕩和接受救濟的還有更多。其中又有不少青壯,沒了家人,聽聞劉赫治軍嚴明,紛紛進入縣城或者到黃水鄉請求加入安民軍。

    劉赫這群人這回才體會到什麽叫苦,什麽叫累,什麽叫治國不易啊,一個個都是每到半夜都未必能得空休息,沒幾的功夫就都頂上黑眼圈了,又費體力又費腦子,比種地跟打仗可累多了。

    在登記造冊完畢之後,張勇三人又忙著修蓋房屋,為眾多流民開墾和分配田地,可這一來,城裏的一些家族不樂意了。

    不少家族的族長,還有城中的一些官員,都來找到劉赫,這些流民開墾的土地,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範圍,劃分到他們這些家族名下,每年收租才行,哪兒有讓他們白耕種土地的道理。

    劉赫之前退讓了,他們隻當劉赫也怕了他們這些家族的勢力,想讓劉赫為他們作嫁衣裳,辛辛苦苦開墾了荒地,最後落到他們的名下。

    結果劉赫直接來了一句“家中父母妻兒隻有田不過百畝,甚為淒苦,這些人開墾的新田就歸我還有我幾位兄弟所有了”,這麽一句話,大家頓時啞口無言。

    這些家族,少的也有千畝田產,多的則有七八千畝,劉赫一個縣令,而且還是皇族後裔,隻有百畝田地,確實寒磣了些,他和幾個兄弟要收了這筆“財產”,大家也不好什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