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從中專生到省委書記

第421章 時勢造英雄(1/2)

    大家的表態,並非是一種討好。

    這是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同時也是給足王建軍本人的麵子。

    紡織廠的譚老板和煤炭廠的吳總,兩人對視一眼。

    這個王建軍,看來跟陳天橋的關係,非常密切?要不然,咋可能當場為對方撐腰!

    紡織廠和煤炭廠,暫時沒有勞動工會。

    因為,無論是譚老板,還是吳總,他們感覺增設一個勞動工會,那就是沒事找事。

    到時候,工人掌握權力,還不得整天鬧事?

    這誰受得了!

    再一個,作為民營企業家,或者說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商人,生意人,為的是什麽?不就是為了多掙錢?咋可能將自己的利潤,分給工人?

    工人拿工人的拿一份,還想吃著碗裏的,瞅著鍋裏的嗎?

    老板就得多掙錢!

    掙多少,那是老板的本事,工人要是有本事就別當工人,直接去當老板!

    縣委書記李小田:“王同誌,我來為你引薦一下。”

    “這位是我們莒縣紡織廠的譚老板,這位是我們莒縣煤炭廠的吳總!”

    王建軍跟兩人一一握手。

    他笑問道:“兩位老總,你們可是本地最大的民營企業家之一,關於進駐工會的事情,不知道你們如何看待?”

    在過去,他曾派南陽總工會的人到紡織廠和煤炭廠,商議過成立勞動工會的事情。

    最後沒有談成。

    聞言,譚老板和吳總麵色微變。

    瞬間警惕起來。

    紡織廠的譚老板,笑道:“王副主席,這每個工廠和企業的情況,它都不一樣啊?”

    “你看,有的企業就適合有工會,有的就不大適合這種模式!這就好比過去,貧下中農一樣,越窮的越光榮,哪怕是遊手好閑,不務正業,也能得到跟別人付出勞動後一樣的待遇,那你說這有啥幹勁?公平可言!”

    “我認為,多勞多得,這才是真正的公平!”

    煤炭廠的吳總,接著話茬子道:“譚老板說出了我們眾多民營企業的心聲啊?我老吳搞煤炭好些年,非常明白,這民營企業就得擁有自主權利,這樣才能和諧發展,提高經濟水平,為社會做出經濟貢獻!”

    “可要是,突然給企業的雙手加上一把枷鎖,那麽在沉重的枷鎖影響下,根本就無法開展工作,最後的結局隻有一個,那就是企業直接破產倒閉!”

    “老板掙不到錢,工人沒地方吃飯!”

    從兩人的利益角度,可能沒有錯兒,可王建軍聽著卻是感覺十分的刺耳朵。

    他沉聲道:“兩位走的路子,似乎更像是資本主義啊?”

    在商業,譚老板和吳總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哪怕是縣委班子也得給麵子。

    若非顧及一些問題,他們不可能這麽好說話。

    此刻,王建軍非要挑明事實,這讓一向橫著走的兩位民營企業家有些不高興。

    紡織廠譚總,笑道:“王副主席,雖說您在政界有些建樹,可政治和生意可是兩碼事兒?不能用同一種方式去對待,否則就不利於經濟發展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