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商途

第276章嚴重的水源汙染(2/2)

    厲元朗不想自己剛上任就出大事,為此他立即叫上秘書陶東明,讓李宇文開著車立即趕往事發現場。

    一路上,厲元朗看到隨著大片平原的出現,交通的便利,各種工廠的樹立,汙染漸漸地嚴重起來,河水也漸漸變得混濁不堪。

    期間,為了打破沉悶,陶東明指著河流解釋道:“厲書記,這條河叫東江,是東寧縣自來水的原水來源河。”

    “東江的上遊位於明湖風景區的福明鄉,由於水源受到汙染,取水口一再往上搬,已經快要到明湖風景區境內了。”

    “其實上,自來水的水質也越來越差,需要使用大量的漂白劑和消毒劑。喝這種自來水燒開的水,明顯有一股味道。”

    說實話,厲元朗原先在辦公室裏、住所用的水都是礦泉水,很少會喝自來水燒開的水,他確實不知道,經濟如此發達的東寧縣,生活用水的水質居然會如此的差。

    沿著河堤一路往上開,厲元朗望著奔騰遠去、不再清澈的河水,臉色越來越凝重。

    現在強調經濟發展高於一切,經濟發展指標是衡量各級領導幹部政績非常重要的方麵,厲元朗目前職位太小,根本無法改變現有的局麵。

    隨著工業規模的擴大、產值的增加,同時環保投入與改善卻長期欠帳。

    有些項目為了提前投入生產,往往是先上馬生產、再進行治理,或者是邊生產邊治理,造成廢水廢氣的超標排放,尤其是廢水、工業生產的殘留物隨著廢水流入江河。

    一條河流往往分屬不同的鄉鎮、不同的縣、甚至是不同的市、省。

    大家都要發展經濟、都要上馬工業,然後是各自向河流排放汙水、廢渣,讓河流不堪重負。

    厲元朗作為縣委書記,不用說去協調不同縣之間的汙染物排放,就是在東寧縣境內,協調各個鄉鎮注重工業的環保治理,減少廢水排入,也是困難重重。

    民生之事無小事,群眾的幸福生活離不開清潔的水源。

    如何來解決這個難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