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商途

第249章資金打了水漂(1/2)

    小陳說李總前兩次創業都失敗了。

    這一次,由於他母親的關係,省城物華文化傳播公司給李總投了一千萬元。

    互聯網時代的“風口”就是機會和暴利,誰抓住了似乎就能成就一番事業。

    或許是這個原因,在獲得新的創業機會後,李總才會拚命渴望數據,他認為數據好看,才能引發更多關注。

    小陳繼續說道:“據我所知,在萬副總之前,公司還有一個副總,也是因為決策上的衝突,後來這個副總被李總開除了。”

    龍妙芙想不明白,作為公司老板,特別是創業的時候,李總卻總是這麽小氣量。龍妙芙好奇地問道:“這些消息,你都是從哪裏知道的?”

    小陳笑道:“互聯網創業公司根本沒有什麽秘密,再說省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打聽這樣的事情還是很容易的。”

    某天下午,龍妙芙請到訪的作者喝咖啡。

    在公司旁邊的咖啡館裏,她看到萬副總和李總似乎在爭論著什麽,萬副總麵色誠懇,李總神情不屑,看向一邊。

    周一的部門會議上,萬副總告訴大家:“我們有了一筆不小的稿費預算,可以大膽地把各種計劃提上日程。”他滿麵倦容,但也如釋重負,不常笑的他還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

    有了經費,大家確實引進了一批不錯的作品和一些有固定讀者群的作者,各條產品線也漸漸變得豐富起來。

    第二年,新的“風口”來了。

    在那一年,小說影視改編權爆火,影視公司爭相購買暢銷小說的改編權,先後推出電影和電視劇。

    每次圈內聚會,大家都在討論影視IP的行情,認為對外輸出小說的影視改版權,是一條新的變現之路。

    公司裏最興奮的就是李總。

    在公司例會上、在公司群郵件裏,他都在強調目前影視劇改編成功了多少案例,哪家公司賣出了多少作品。

    最後,他還特別要求我們內容部:“每周,每條產品線的負責人必須提交一部具備影視劇改編潛質的作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