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商途

第236章信息不對稱(1/2)

    以往,一個前期供述十分穩定的犯罪嫌疑人突然翻供,這樣的情況有;翻供後沒有提供新的證據,這樣的情況也有。

    隻是像謝元武這樣,從一審判決後煩躁易怒但極少與人溝通的上訴人卻十分罕見。

    這起看似普通的案件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內情?

    在閱卷過程中,上官元良發現了幾個無法忽視的細節:

    其一、從謝元武在一審法庭上的狀態看,一開始,他似乎是對判決結果有良好預期。

    那麽,這種預期從何而來?又是什麽原因使他現場失控,做出了往旁聽席上狂吼的舉動?

    其二、在詢問筆錄中,受害人童國安的妻子有一段這樣的陳述:“四年前,我丈夫被人打過,屁股被人戳了兩刀,但是到現在也沒有查出來是誰幹的。”

    “從那以後,他總是疑神疑鬼,幾乎從不一個人外出;就算出去,也會揀人多的地方走。這麽說吧,他老覺得有人要害他。”

    如果結合謝元武所做的供述,童國安生前的多疑並非空穴來風。

    至少,他早就察覺到自己處於危險之中。

    讓童國安如同驚弓之鳥的原因到底是什麽?

    其三、謝元武說,他和童國安的過節始於三年前,是在童國安被打一年後。但在這三年中,警方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能夠證明他曾經和童國安產生過交集。

    那麽,他為什麽選擇在三年後才對童國安進行報複?對於這一點,謝元武始終沒有能夠自圓其說。

    其四、警方在案發現場發現的那個深綠色布包裏,有一份厚厚的手寫材料。

    雖被鮮血浸染,但經公安機關工作人員通過偵查技術辨認,其應當是對現任廣濟村村主任違法犯罪情況進行舉報。

    童國安要反映的事情與他被謝元武撞擊之間有關係嗎?

    這一連串的疑點始終懸而未決,上官元良決定去看守所提審上訴人。

    在審訊室銀白色的燈光下,上官元良和厲元朗清楚地看到了上訴人謝元武眼裏那無可名狀的驚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