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商途

第78章虛報數據(2/2)

    厲元朗在離開自己辦公室之前,讓專職秘書鄧成文設法聯係上馮子瑜。

    鄧成文與馮子瑜本來就認識,大概是馮子瑜心裏覺得非常鬱悶,想找個人說說,於是他很爽快地答應了鄧成文的約請。

    在一間相對安靜的小包廂裏,馮子瑜意外地見到了和鄧成文一起進來的厲元朗。

    厲元朗坐下後,開門見山地說道:“我今天早上提前上班來批閱文件,路過鞏縣長辦公室時,聽到鞏縣長在訓斥你辦事不力。我很好奇,你為什麽會招惹鞏縣長如此發火?”

    馮子瑜無奈地說道:“前段時間,鞏縣長要求我們對全縣上規模企業一一打電話進行產值虛報。”

    “我負責聯係的一些企業虛報數字不夠多,才導致鞏縣長的批評。”

    “後來我才知道,有人讓安元縣機械廠提報虛假統計數據近10億元。上報的工業和銷售產值30.5億元,但機械廠財務數據顯示企業實際數據為20.45億元。”

    額?!居然有這樣的事情?!

    厲元朗當然知道這樣的做法可以彰顯分管工業的副縣長鞏安翔的工作業績,讓經濟運行的成績單更好看。

    畢竟要想成為縣委常委,工作業績是主要方麵。

    鞏安翔居然敢如此大膽妄為!

    雖然厲元朗知道為了統計數據好看一些,縣級主要領導會讓統計局適當調整相關數據,但不會如此離譜!

    當然,從企業角度來看,即便拋開某些領導幹部要求調整數據的“無奈”,生產和銷售數據的“誇大虛報”也是對企業實力的一種“包裝”,在很多時候,企業未必能夠真正“拒絕”。

    但是,企業數據造假實際上是地方經濟數據注水的重要一環,並且一旦開了個頭,就很可能將地方綁上虛構發展成績的惡性循環。

    因為除非後來者敢於主動刺破造假膿包,否則就隻能跟著繼續注水,並且帶動發展規劃、發展目標等多個領域的浮誇之風。

    這對地方經濟發展可謂貽害無窮。

    了解原由後,厲元朗詢問馮子瑜:“你有什麽打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