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鴻途

第798章形象工程還是有必要(1/3)

    大貨車開了大半個小時來到李家村。

    李家村是龍觀市名符其實的北大門,從省城方向來的車輛進入龍觀市一定要經過這裏,張東峰選擇這個地方,當然是有用意的。

    以後省領導從省城來龍觀市,首先就會看到這批筍竹林,第一印象會很不錯。

    這個工程可以說是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但是張東峰覺得這個工程既可以美化這條大道,給領導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又可以促進農民增收,何樂而不為?

    而且適合山地種植的筍竹林是一個低成本、高收益的項目,在龍觀市目前財政困難、農民收入不高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大規模推廣。

    李家村隻是種植筍竹林的一個試點。

    下車後,張東峰站在國道旁看了看兩邊的山坡,雖然東一叢西一窩的竹子,還沒有成片,更不成林,顯得零零落落,但與以前的景色明顯不同了。

    坡上的毛草荊棘已經割去燒掉,黑色的泥土被翻了過來,說明村民們已經采取了卓有成效的行動,基礎工作已經打好。

    竹子的生長速度很快,相信過一二年便能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還能產生經濟效益。

    看見運化肥的大貨車到了,村長和全村男女老少都奔了過來,把張東峰等人團團圍住。

    李家村所在鄉府的書記鄉長和林管員早就來到現場等候,大家一起動手,把化肥分發到戶,然後分頭上山給竹林施肥。

    沒過多久,龍觀市幾家新聞單位的記者聞風而至。其中就有龍觀日報的陳無諾、龍觀電視台的林雨月。

    這些記者的到來是張東峰沒有想到的。這次行動除了跟馬子微說過,自已並沒有透露給任何人,也不知道是誰把消息泄漏了。

    張東峰現在已經是龍觀市一把手,並不想每次行動都跟著新聞記者,主要是沒有必要了。

    再說,他現在確實要防止自己的新聞報道、電視畫麵大大多於龍觀市其它領導幹部,從而讓人說他喜歡出風頭、喜歡作秀。

    他現在打算低調地做成一些事情。

    另外,張東峰並不想做表麵文章,不想事情還沒搞成就鬧得滿城風雨。

    他現在需要的是實際效果,那就是把國道旁的筍竹林開發踏踏實實搞起來,既美化龍觀,又造福群眾,同時增加自己的工作業績。

    不過,當幾個記者把鏡頭和話筒對準自己的時候,張東峰還是進行了積極的配合,從筍竹林開發的重大意義到寬闊前景、實施步驟都進行了講述。

    接下來,張東峰又視察了兩個專業市場。

    這一次,他帶上了城建、市場監督管理、稅務、國土、公安等部門的負責人,在兩位分管副職領導的陪同下,先查看了位於東湖縣粱家村的龍觀市木材批發市場。

    之所以這個市場選址梁家村,張東峰有三方麵的考慮。

    一是把查封的礦業地皮充分利用起來。二是解決長期以來木材購銷分散經營、稅收流失嚴重的老大難問題。

    三是給當地沒礦井可下的人員一次再就業的機會。畢竟自已為了安全,強製關閉了礦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