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說曆史:朝堂上的戲法

難得糊塗才是福(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僅此一個故事,讓席間的我們都笑得直不起腰來了,很可口的杭幫菜,都剩下了。過去都是秀色可餐,現在我才知道,好玩的故事,也可以當飯菜的。在吳彬說故事的時候,沈公一臉無奈,一邊吃,一邊檢討:“我知道我做了很多糗事,我知道我做了很多糗事……”看來當年檢討做得實在太多,爐火純青,功夫了得。

    沈公的糊塗,人家知道;他的知道,人家也知道。他的朋友說,沈公經常喜歡玩兒一些小計謀,比如,你在飯店吃飯,他說他不去,但卻悄悄跟進,隱在暗處,讓服務員送兩個菜給你的桌子上。其實,這種把戲用多了,大家早都知道,隻是裝作不知,大家都吃完了,假裝偶然碰上,互做驚喜狀,哈哈一通。終於有好事者忍不住了,拆穿西洋鏡,沈公一臉無辜,連說斷無此事,下一次,舊戲再上演。

    沈公作為出版人和報人,外文很好,於外國文學道行尤深,改革以來多種外國文學叢書的引進譯介,都有他的功勞。專幹洋事、雅事的他,卻生就一副北京舊時飯鋪老板的模樣,手腳麻利,憨態可掬,站在胡同口,路人問路,肯定首先問他,如果他真的開飯鋪,我這樣的老實人,也是敢跟他賒賬的。據說,當年《讀書》編輯部的同仁,沒斷了吃他做的紅燒肉,就是這一頓頓的紅燒肉,才讓《讀書》同仁們錦心繡手,把雜誌辦得這麽好。

    直到今天,我感覺沈公跟我還是不熟,不過,好像不再把我當成社科院那位了,有時候,也知道我是(人大的)。但願這篇人物散記發表之後,沈公能把我記得更牢一點兒,如果萬一在飯店裏碰上了,也能送個小菜給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