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說曆史:朝堂上的戲法

今之名片,古之“明騙”(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每次這種社交場合或者學界開會,大家都會收到一堆各種各樣的名片。相對而言,記者的名片最簡單,一個頭銜,一串聯係方式,因為他們發名片,往往是為了要出來對方的名片,真的是方便聯係,吃這碗飯,工作需要,必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社會上的各色人等,情況要複雜些,有的跟記者一樣,發名片是為了回收對方的名片,取得聯係方式,如果對方的名頭大,這就更加必要,即便日後對方不加理睬,也可以作為資本炫耀。有的發名片,則僅僅是履行社交的一種程序,除非碰到了他們真正要找的人,一般情況下,這種人他們早就盯住了,用不著期待這種萍水相逢式的邂逅。這些人的共性,是名片上的頭銜換得很快,這次是某公司的總經理,下次就變成了某協會的會長。學者的名片,頭銜最長,有些人必須用折頁,而且三折四折,看起來像本小型的書。對於這樣的學者,應該建議恢複大名刺,一開的大紙,按筆畫排列,詳細開列名銜,估計怎麽都夠了。學者遞名片,是為了期待對方主動聯係的,他們覺得,如此一列嚇人頭銜的學者,無論如何,都應該被人們視為大師的,無論誰接了名片,都該主動前來請益。

    名片實際上是種推銷產品的廣告,隻是這種產品,多半是人。當頭銜不足以嚇人的時候,有人就會在名片上印上自己做過的事業,或是一本他認為很有名,別人也許還不知道的書,或者是一部電視片,或者是一個什麽工程。就像我曾經見過的某部官員,有段時間每天揣著部領導給他的表揚信,逢人就拿出來念一樣。看這架勢,對於這些人來說,也還是恢複大名刺的好,因為一下子可以裝很多東西,第一時間轟炸對方,符合廣告學原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