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說曆史:朝堂上的戲法

雞同鴨講的巴別塔困境(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其實,一個無神論者和一個僧侶,立場不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問題在於,現代的人們,文化立場的不同,有時候往往意味著意識形態上的敵對。因此,更深的成見,來源於敵對。在革命時代,意識形態的對立,往往構成政治上的敵對,構成一個最終消滅另一個的生存格局。革命時代結束,世界進入各種文化、各種族群的共處時代,但革命時代形成的對立卻不容易消除。文化立場的歧義被敵對的舊痕擴大,這就導致了在共處時代彼此間對話的困難。

    有敵意就難以互相信任,相互不信任,文化上的歧義,就愈發難以相互理解,多岐而亡羊,就愈發說不到一起。雙方的語言沒有障礙,用語都明白,但意思卻非常隔膜,越講,彼此越覺得對方像怪物,不可理喻的怪物。不僅無神論者和宗教信徒如此,就是一般的信仰不同的人之間,也容易如此。大家都相信隻有自己的主見,乃至成見,才是真理,不是真理也有道理,而別人說的,都是駭人聽聞的謬見,謬見還要堅持,真正罪不可赦。從古至今,很多人與人之間的砍砍殺殺,其實背後沒有那麽多利益之爭,或者即使有利益之爭,也不難理性地解決。但彼此間對話的障礙,由障礙引發的爭執,卻使得仗打了一個又一個。一個個無辜的生命,都糟蹋在了意氣上。

    其實是人都有理性,都明白打打殺殺對誰都不好。不同人群之間隻要能夠對話,就意味著雙方都有這個需要,有問題要協商解決,但是成見在,對話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增加敵意,結果適得其反。有的時候,雙方其實都有和解的意思,彼此也為此做了很多努力,一碰到一起,話不投機,彼此都有委屈,雞同鴨講,越講火氣越大,說還不如不說。佛家有個概念,叫“我執”,大概可以翻譯為成見。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立雙方的立場和敵意,都是我執,隻有將它們丟開,對話才能進行下去,彼此間才能真的互相明白。真的明白了,仗也就打不起來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