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說曆史:朝堂上的戲法

古代地震那些事兒(二)(1/2)

    />w古代中國,地震和日食一樣,都屬於標準的上天垂儆性的災異。按董仲舒的說法,天人感應,地上的人做了點什麽,上天會有感覺,做好事,則風調雨順;做壞事,則降下災異。首先要負責的人,是皇帝。因為皇帝雖為天之子,但其實不過人之頭,作好作歹,老天第一個要跟他算賬。不過,有的時候,事情並不嚴格地按照董老夫子的規矩來,地上的人做了壞事,上天未必會降災;反過來,有時感覺做得不錯,災害卻不請自來。

    康熙是曆史界公認的不錯的皇帝,但在他的時代,北京附近卻發生過一場強度非常大的地震。據《清史稿》記載,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初九,京師地震。驚天動地,“聲響如奔車,如急雷,晝晦如夜,房舍傾倒,壓斃男婦無算。地裂,湧黑水甚臭”。地震波及通州、三河、平穀、香河、武清、永清、寶坻、固安,當然包括今天的天津。還引起了海嘯,通州、寶坻等地,遭海水倒灌,被災尤重。據台灣高陽先生考證,地震的確切時間應該是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清史稿》記載有誤。不過不管怎樣,此次大地震,的確是唐山大地震之前,京津唐地區最大的一次地震。大震發生過後,據時人記載,又連續發生四十次餘震,沒死的人,都露宿屋外,皇帝也不例外,不得不委屈住進了帳篷裏。

    然而,讓人感到多少有點兒不對頭的是,地震發生之際,恰好康熙剛剛平定了三藩之亂,同時開“博學鴻詞”科。收攬明朝遺臣,於文治武功,都有所建樹,屬於史家於情於理都該歌功頌德之時。很明顯,老天爺這回冤枉了他老人家的“兒子”,弄錯了。

    當然,今天的人們都知道,天災未必會在人惹禍的時候恰好降下來,就像民間傳說不孝子都會遭雷劈一樣,其實被雷劈死的人,未必都幹過壞事,隻要大雷雨天,在大樹下躲雨,就差不多該到壽了。不過,在那個時候,沒有什麽人敢懷疑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尤其皇帝不敢,也不想,因為一懷疑,自家“奉天承運”也會跟著出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