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八零:學霸嬌妻日進鬥金

第344章 再有所行動就來得及(2/2)

    可這條街確實還太小了,沒一會兒,夏小美就從街頭逛到了結尾。

    這裏占大多數的,還是時裝鋪麵,而且女裝居多。

    雖然店鋪稀稀拉拉的,但實話實說,鋪子裏的衣服還真是蠻不錯的。

    很顯然,不管是看做工、看麵料還是看款式,這些衣服確實都很好。

    起碼各方麵的質量,都比她和李誌勇在南方時,拿的那些批發貨更正規。

    夏小美有點兒驚訝於這種情況,仔細想了想,又有點理解了。

    也許,打一開頭,秀水街和大柵欄的經營理念就不一樣。

    哪怕這還隻是八十年代初,可秀水街上的客人,外國人的占比就超過了三分之一。

    而他們想要購買服裝,明顯要比當地的老百姓更講究。

    想想也就知道了,人家能遠渡重洋來到中國,身家肯定差不了。

    何況還有西方的審美擺在那呢,眼光自然不同,不挑揀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邊店鋪裏的衣裳,明顯在做工、材質和款式上,都要更加的細膩和精致。

    夏小美甚至在幾家的店鋪裏,看到了貼著外文商標的服飾。

    這些商標夏小美並不認識,也就不知道是仿品還是真品。

    但質量上是同樣有保證的,就算是仿品,也很盡心了。

    這就導致了能到秀水街來看貨的中國客人,眼光也都是很高的。

    夏小美不由得受到了啟發,開始考慮自己要開服裝店的地點。

    她之前的定位,就是想要走高端一點兒的路線。

    不隻是女裝,就連童裝的檔次,也要盡可能高一些。

    要知道,社會上普通的家庭,很少有出來給小孩子買衣服的。

    把大人穿剩的衣服改一改,或者買塊布在家裏縫一縫才是常態。

    而能考慮到出來買兒童服裝的家庭,肯定都是條件和背景相當不錯的。

    那夏小美想要做童裝生意,必然也是要做出潮流的款式和高級的品質。

    還有打算和萬嬸子合夥的嬰兒車生意,受眾群也不可能是普通的百姓。

    起碼在八十年代初的階段,普通百姓人家是接受不了這類產品的。

    能有心給自家孩子做個木頭推車的人家,都得被人嘲諷慣孩子。

    更不用說花大價錢買個嬰兒車了,還不得被人罵禿了腦袋。

    既然有了這個發展方向,夏小美要開鋪子的話,地址就有講究了。

    而眼前這一條還不算繁盛的秀水街,此時讓夏小美動了凡心。

    這裏就是高端產品的發源地呀,起碼眼前的大環境是這樣的。

    不管是進貨還是自產,能擺進秀水街的,都不是低廉的產品。

    那她想做的那幾樣生意,在這裏可不就正正好嘛。

    眼前的不景氣隻是暫時的,夏小美完全不擔心生意的前景。

    至於後來興盛起來的CBD商圈,還得再熬些年頭呢。

    反正那些地方夏小美心裏也有數,回去用電腦查查時間線就行了。

    在他們開發動土之前,夏小美再有所行動就完全來得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