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堂歸燕

第九百一十二章 彈劾(3/3)

    劉院判低垂著頭,恭敬的稱是。雖然他隱約有些聽出聖上話中的意思非比尋常,可他並不像攙和進這些事,隻做聽不懂。

    李啟便隨意擺了擺手。

    劉院判忙行禮退下。

    李啟麵色陰沉,翹著二郎腿斜靠著桐木椅扶手,指尖不疾不徐的點在自己的膝頭。

    逄梟今日回城所有發生的事,在他腦海中一一閃過,最後李啟可以斷定,他是早有預謀。

    利用百姓的輿論,逼迫他做個明君,不能處置功臣。

    今日出宮去迎接逄梟,若不去,就會坐實他苛待功臣,若是去,反而坐實逄梟是有功之臣。逄梟在南方辦的事的確於朝廷有利,可是誰能逄梟做的一切就沒有為了他自己的成分?就譬如當初逄梟利用南方之事來威脅他,讓他不得不歇了殺掉秦宜寧的心思。

    可是這些暗中的交鋒,別人都不知道,臣子們不知,百姓們也不知。

    李啟踐祚至今,極少吃虧,現在仔細算來,他吃的虧大多數都與逄梟有關聯。

    而眼下的這一次,似乎這個啞巴虧他還是要咽了。

    李啟緊緊抿唇,眼睛卻因腦子的高速運轉而眯了起來。

    ※

    逄梟與秦宜寧果真在家過了幾“沒羞沒臊”的日子,雖不出門去遊玩,但他們的生活狀態也與當初去陸家時也沒差多少。

    兩人一起看書,或者一起討論接下來要做的事,閑來無事手談一局,最後還有彩頭可以賭。

    劉院判聽了聖上的吩咐,隔日便會來府中請脈,脈案上記載的完全按照逄梟表現出來的模樣,不得不劉院判果真是個圓滑之人,這樣一來,他自己也能交差,也不至於帶累了家裏人,更不會開罪任何一方。

    如此一來,時間很快便到了大朝會這日。

    逄梟照舊稱病不朝。

    然而朝會上,卻發生了一件震驚群臣的事。

    昌國公尚川,當殿出班,跪地彈劾忠順親王。

    “……聖上,忠順親王回京時聚集數千民眾,險些引起城中大亂,五城兵馬司不得不增派人手,導致城中多出出現巡邏的空崗,若是因此而引起什麽大事,豈非要讓人笑話京城的治安?

    “忠順親王身為朝中重臣,深得聖上信任,如此魯莽行事,擾亂京城秩序已是罪大惡極,聖上親自出宮迎接時他還禦前失儀態,簡直大不敬!忠順親王是位高權重之臣,理當為群臣表率,如此做法,著實令人難以原諒,還請聖上治他的重罪!”

    昌國公尚川是北冀時的老臣了,素來都行事低調,不會拉幫結派找惹麻煩,是出了名的隨和人。

    可是今他卻站出來彈劾逄梟。

    這著實讓滿朝文武都非常驚訝。

    不過聯想到前些日子的滿城亂飛的傳言,有人逄梟與昌國公有不共戴隻仇?

    如此看來,這個節骨眼兒上參奏逄梟,果真是有不共戴之仇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