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堂歸燕

第六百四十二章 安排(二)(2/2)

    “啟稟聖上,南方的局勢看起來雖然看起來不溫不火,尉遲燕的能力也不如烏特金汗那般強悍,乍一看,南方情況是似乎並不似北方韃靼的局勢那般緊張。然而就是著不溫不火的蠶食才最為恐怖。”

    “王大人所言甚是。南燕如今徐徐圖追,逐漸鼓動百姓,怕會引起難以預料的後果。必定我大周才收複燕朝不久,當地的百姓們對咱們大周還沒有特別強烈的歸屬感。”

    南方本來就是燕朝的地盤,那裏的百姓們也都覺得自己是燕朝人,隻不過燕朝都滅了,尉遲燕都交了想書順表,百姓們無奈之下也就隻能低頭過日子。

    可是現在,若是尉遲燕在南方活動起來,星火燎原下去,很可能會將南方的百姓們重新鼓動的都向著燕朝。到時候大周再想收回自己的權力,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南方必須要平穩才行,我大周的根據地是在北方,然南方才是最要緊的產糧之地,如果南方發生叛亂,恐怕糧食又要恢複到從前不濟的狀況。”

    “正是。我大周朝兵強馬壯,缺少的便是錢糧。若前兩不足,即便是猛虎下山也沒有力氣打仗。”

    眾臣議論之聲越來越大,可見人人都清楚現在的危機。

    大周應對韃靼本就已經錢糧不足,甚是吃力。若再加上個混亂的南方,恐怕到時真是要腹背受敵了。

    更何況,大周推翻北冀國的暴政建立政權才剛五年。這五年國朝一直戰亂不斷。百姓們無暇休養生息,反而每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之下。長此以往,必定會失去民心。再不然也會讓百姓疲於奔命。

    道理所有人都清楚,隻是要解決問題,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

    李啟高坐在禦階之上,聽著朝臣們的議論,自己的心裏也頗為沉重。

    他昨夜一夜沒睡,又經曆了一番驚心動魄的奪宮之戰,此時早已疲憊不堪,殿內大臣們半晌討論不出個所以然來,讓李啟更覺煩躁了幾分。

    隻是身為一個帝王,該有的風範是要保持的,尤其是在想要串權奪位的栗郡王麵前,他不能表現的比這類亂臣賊子還差。

    李啟將目光投向一直都沒有開口話的秦槐遠。

    “秦愛卿,你怎麽看?”

    被點到名字的秦槐遠上前一步,行禮道:“回聖上,臣以為此番京城大亂以及南北的叛亂都是早有預謀的。韃靼與南燕必定暗中有所聯絡。”

    秦槐遠話時,討論的眾人便安靜下來。眾人都知道他素有“智潘安”之名,都想從秦槐遠口中聽到一個確切的解決辦法。

    李啟也站起身來,負手站在禦階之上,“秦愛卿言之有理。那麽愛卿有何對策?”

    “回聖上。臣以為,為今之計,需要分清輕重緩急,逐個擊破為上。若兩麵應對,我大周雖有精勇悍將,卻怕糧草不足,戰線拉的太長,對我朝也並無好處。”

    李啟頷首,笑著問道:“那麽你覺著這逐個擊破,要先以哪一方為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