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中華——漫談棋文化

§第七節 學習下棋方法(2/3)

    一盤棋,總要分為開局、中局與殘局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緊密相聯,不可偏廢一方的。分三個階段來練棋,是初學者的正規進程。練棋也正如學數學一樣,是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的。象棋的戰法和打仗有點相同,也是講究戰略、戰術的。一般來說,棋藝的提高,並不是單純靠向名手們學上幾套走法,就可以所向無敵了。不管遇上誰,老用那幾套,下棋不是學木匠,做一張桌子,都是四條腿。下棋就是“鬥智”,是千變萬化的技藝,因為雙方的子數相同,開始時陣勢也相同,勝負的決定,全靠雙方的著數與是否占先,是否得當。譬如說,用當頭炮開局,是直取中路的硬攻戰法。當頭炮好比猛烈的“炮火”,利於速戰速決。若是打不開局麵,行動遲緩,士相都無主,後方一旦空虛,必然被對方乘虛而入,而遭到威脅。“屏風馬”好比“兩刀子”,有時又象“輕騎兵”,利於兩肋出兵,迂回包圍,有點屬於“遊擊戰術”,這是一種“先守後攻”,“以柔克剛”的戰術。它可以從兩側迅速切入,最後以短兵相接,直接闖入禁區而致“敵”於死命。

    下棋要善於瞅準對方的弱點,要善於分析對方的意圖。有“佯攻”,也有“硬攻”,有“埋伏”,也有“陷阱”。“出其不意、乘其不備”,才能出奇製勝。逢上對手,先要看清是性子急的,還是性子緩的。對不同性格的人,要區別對待。比方說張三性急使炮使得好,就要好好防守中路和後方,並要設法破壞其“殺傷力”,使“炮”的作用難以發揮。李四性緩善用“馬”,那就要以卒製馬,或阻止馬的前進和盤旋,使其無法“踏營”。總之,要針對具體情況而隨機應變,要想出克製對方的招數,處處奪先,使對方處於被動地位。再一點,平日要鍛煉出“一眼看下三步棋”的本領,甚至四步、五步。隻有這樣,才可高瞻遠矚,居高臨下,胸有成竹地去戰勝對方。

    3.開局是全盤棋的基礎,中局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殘局是比賽機智、沉著與毅力的最後關頭。中局要多保卒;殘局要搶占中路,跳馬不離四六步,才是“掛角”“臥槽”之捷徑。走每一著棋,必須深思熟慮,切不可貪吃而失先。我們在“棋譜”中常見的“棄車奪帥”的戰術,這就叫“出奇致勝”的戰術。

    4.象棋的勝負並不決定於子多子少,而在於是否有致勝的“殺機”。下象棋應以攻為主,就是要主動出擊,不要“閉關自守”,但在攻的同時,一定要鞏固好後方,既考慮自己如何進攻,也要看清對方想怎樣進攻。在足以抵禦對方的前提下,然後再以淩厲的進攻去戰勝對方,才是穩健的著法。

    初學棋藝者,往往犯急於求成的通病。下起棋來,在一旦失利受挫後,就會心慌意亂,而失掉信心,結果多數被對方擊敗。在對弈中,必須要有勇氣和信心。要沉著、冷靜,不失一個“戰機”,遇到強手,要毫不膽怯,要發揮勇往直前的精神。因為一膽怯,什麽招數也想不出來了,隻有處處“挨打”。這樣是不行的。古時候打仗,“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例並不少。

    另一點要勸青年棋友注意的是,當你占先的時候,千萬不要驕傲。初學棋藝者,容易一時得利就得意洋洋,忘乎所以了。這時容易掉以輕心,而疏忽大意,造成了不應有的失利。

    三、棋藝的正確方法

    1、殺形的領會和靈活運用,下棋的目的是為了贏(至少誰也不會想輸,假棋例外),所以對於如何對老將進行致命攻擊是學棋的基本功,在看殺局譜時,不要光欣賞精妙絕倫的著法,而是要領會構成殺法的棋形,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鐵門栓殺,往往是一炮鎮頂,雙車卡肋;但是為什麽這樣一來就絕殺了?那是因為炮在中路牽製了士象,雙車借炮的牽製悶殺了老將;看來如果在中路牽製了士象,再在老帥唯一的出路上給他來一刀,就完成了殺王。由此可以想見若是換成用車在中路牽製了雙士,在肋道由車帥配合同樣是鐵門栓的殺形;所以,掌握殺形的內在規律,才是學習殺形的正確方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