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中華——漫談棋文化

§第三節 象棋規則和常用術語(1/5)

    中國象棋是中國一種流傳十分廣泛的遊戲。下棋雙方根據自己對棋局形式的理解和對棋藝規律的掌握,調動車馬,組織兵力,協調作戰在棋盤--這塊特定的戰場上進行著象征性的軍事戰鬥。

    一、規則介紹

    以下一些名詞是中國象棋的一些棋盤與棋子的說明:

    1、各棋子的走法說明

    將或帥:

    移動範圍:它隻能在王宮內移動。

    移動規則:它每一步隻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動一點。

    士:

    移動範圍:它隻能在王宮內移動。

    移動規則:它每一步隻可以沿對角線方向移動一點。

    象:

    移動範圍:河界的一側。

    移動規則:它每一步隻可以沿對角線方向移動兩點,另外,在移動的過程中不能夠穿越障礙。

    馬:

    移動範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每一步隻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動一點,再按對角線方麵向左或者右移動。另外,在移動的過程中不能夠穿越障礙。

    車:

    移動範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可以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動任意個無阻礙的點。

    炮:

    移動範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移動起來和車很相似,但它必須跳過一個棋子來吃掉對方的一個棋子。

    兵:

    移動範圍:任何位置

    移動規則:每步隻能向前移動一點。過河以後,它便增加了向左右移動的能力,兵不允許向後移動。

    2.勝、負、和

    對局時,一方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輸棋(負),對方取勝:

    *帥(將)被對方‘將死‘,即被對方將軍卻無法應將;

    *被‘困斃‘,即雖未被對方將軍,本方卻已無棋可走動;

    *自己宣布認輸。

    *一方長將不變,長將一方算輸。

    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雙方長將不變,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規定,雙方又不願變著時。

    二.術語介紹

    1、局麵術語

    開局:是指雙方按各自的戰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陣勢的階段,通常在10回合之內,但當前棋手們對開局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某些明屬於開局的變化已達到前15回合,開局後期和中局前期交織;

    中局:是陣勢布列後雙方棋子接觸,進行扭殺的階段,介於開局與殘局之間;

    殘局:是尾聲階段,主要特點是兵力大量消耗,盤上特點從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殺轉變為少量子力間互動,殘局階段直接性的戰鬥接觸減少,子力的調運最為關鍵;

    先手:開局時紅先,對局中的主動者。

    後手:開局時黑後,對局中的被動者。

    起著:開局第一著。

    妙著:對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從而取得戰術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動權。 正著:當時棋局下必須走的一著或數著,也指正確著法或官著。

    劣著:一方弈出著法無全局觀念,或進攻不當,防守不力,往往導致局勢不利或失敗。 均勢:雙方局勢均衡、兵力相等。

    入局:在雙方糾纏階段,一方組織子力對另一方產生一個戰術打擊並且此打擊直接獲勝的過程,入局可能是連殺,也可能隻是小兵開始渡河,但必須是能產生勝利的過程。

    優勢:一方兵力多於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動,明顯好走。

    勝勢:一方多子占優,局勢大局已定,勝利在望的一方稱勝勢。

    2、棋盤術語

    九宮:將帥活動區域 棋盤的“米字格”,當對方棋子逼近時,通常要轉為防守; 中線:棋盤中第五條直線,五(5)代表中路; 肋道:中線左右的四、六(4、6)路,屬於攻防要道; 邊線:棋盤的一、九(1、9)路縱線; 河界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五條橫線; 兵行線(卒林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四條橫線,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橫線; 宮頂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三條橫線,九宮的最高位置; 底二路: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二條橫線; 底線:雙方最低的一條橫線; 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車、炮)在己方河界上。 騎河:一方的棋子在對方河界上稱騎河。

    3、行動術語

    將軍:對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著棋將對方的帥(將)吃掉,稱為‘將軍‘。

    應將:被‘將軍‘的一方所采取的反擊、躲避或防衛的著法。應將的方法有:吃掉對方進行‘將軍‘的棋子。帥(將)從被攻擊的位置上避開。用自已的棋子置於對方‘將軍‘的棋子和自已帥(將)之間,俗稱‘墊將‘。遇到對方炮‘將軍‘時,除以上‘應將‘的辦法外,還可以把已方被當作炮架子的棋子撤開。如遇馬‘將軍‘時,還可以用已方的棋子蹩住馬腿。

    將死:如果被‘將軍‘而無法‘應將‘,就算‘將死‘。

    困斃:輪到走棋的一方,帥(將)雖然沒有被‘將軍‘卻被禁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同時已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動,就算被‘困斃‘。

    河界線:構成河界的兩條橫線。

    巡河:一方棋子在已方‘河界線‘上時,稱為‘巡河‘。

    騎河:一方棋子在對方‘河界線‘上時,稱為‘騎河‘。

    中線:棋盤中第5條豎線,通常用‘五‘(紅方)或‘5‘(黑方)來代表。

    肋道:棋盤中第4,6兩條豎線,通常用‘四‘、‘六‘(紅方)或‘4‘、‘6‘(黑方)來代表。

    兵行線(卒行線):棋盤中‘河界線‘下麵的第一條橫線,兵、卒就擺在這條線上。

    宮頂線:兵行線(卒行線)下麵的那條橫線,因是‘九宮‘的頂線,故得名。

    底線:棋盤兩端的第一條橫線。

    對局:雙方下棋稱‘對局‘,弈叫‘對弈‘。

    全局:指對局的全部過程。包括‘開局‘、‘中局‘、‘殘局‘三個階段。

    局麵:指對局中某一階段雙方棋子分布的狀態。通常包括‘先手‘、‘後手‘、‘優勢‘、‘平穩‘、‘對攻‘、‘複雜‘、‘均勢‘等等。

    起著:開局第一著。

    勝勢:對局中,局勢大體已定。勝利在望的一方,稱‘勝勢‘。

    勝定:對局中,一方多子並占優勢,另一方少子,又無手段反擊和變化,形成必敗的局勢。其多子並占優勢的一方稱此棋局為‘勝定‘。

    絕殺:對局中,一方下一著要將死對方,而對方又無法解救,稱‘絕殺‘。

    羊角士:把士支在九宮上角,稱‘羊角士‘、是防守的一種方法。

    花士象:或花仕相。指對局中雙士象或雙仕相,在中線聯防時左右分開的一種形式。

    單缺士(仕):對局中,有雙象(相)而缺一士(仕),稱‘單缺士(仕)‘。

    單缺象(相):對局中,有雙士(仕)而缺一象(相)。

    閑著:一種適宜於對局相持階段的著法,目的在於等待時機。

    空著:毫無作用的一著棋,容易貽誤戰機,導致輸棋。

    棋子術語

    邊車:位於一路或九路上的車。

    肋車:位於四路或六路上的車。

    沉底車:車移動到對方底線。

    貼身車:貼著將帥的車。

    兵(卒)行車:位於兵(卒)林線的車。

    花心車:位於九宮中心的車。

    高頭車:位置高而出路開揚的車。

    低頭車:“低頭車”是通頭車的反意詞,也叫“暗車”。泛指位置不佳、至少要走一步或多步之後才能投入戰鬥的車。

    重線車/同線車:橫排無阻隔的兩隻車。

    守喪車:被牽製而動彈不得的車。

    巡河車:位於己方河頭線的車。

    騎河車:位於對方河頭線的車。

    篡位車:“車”置於將帥的原位。

    大刀剜心/大膽穿心:以車闖入宮心的一種棄子入局著法。

    小刀剜心/大膽穿心:以兵闖入宮心的一種棄子入局著法。

    雙車錯:同一方雙車在部局範圍內交錯移動。

    屏風馬:指馬二進三或馬八進七。

    邊馬:位於一路或九路的馬。

    盤河馬:開局時指位於三路或七路己方河頭線上的馬。

    高釣馬(側麵虎):位於三路或七路對方卒林線上的馬。

    釣魚馬:位於三.八(3.8)和七.八(7.8)兩點上的馬。

    臥槽馬:位於三.七(3.7)或七.七(7.7)兩點上將軍的馬。

    窩心馬/歸心馬:位於九宮中心的馬。

    連環馬:兩馬互為根,互相保護。

    穿宮馬:馬從九宮的一邊跳到九宮的另一邊;開局泛指飛象後馬由底線穿過九宮中路到士角位。

    反宮馬:以雙正馬士角炮為主體的開局陣式,亦稱“夾炮屏風”。

    士角馬/掛角馬:位於四.八(4.8)或六.八(6.8)兩點上的馬。

    絆腳馬:去路被阻的馬。

    拔簧馬/梭裏拔簧:在馬後車的配置中,跳馬露車的一種戰術。

    八角馬:指進到對方士角掛角將軍,並將對方的將(帥)逼到與“掛角馬”成對角位置的馬。

    雙馬飲泉:雙馬逼近九宮的一種戰術,亦為一著名殘局的名稱。

    邊炮:位於一路或九路的炮。

    蝶炮:炮二進一。

    重炮:兩隻炮於前後排列威脅將軍,使對手之將軍設防也不行,不設防也不行。

    巡河炮:位於己方河頭線的炮。

    擔杆炮:兩炮中間有一子(通常為相),互相保護。

    空頭炮:炮和對方將帥中間沒有任何棋子。

    窩心炮:位於九宮中心的炮。

    沉底炮:炮移動到對方底線。

    冷巷炮:位置隱蔽的炮。

    三、象棋心得

    象棋靈感

    眾所周知,棋類運動是思維的藝術,作為棋手思維上的一些基本因素,應包括棋手對局 麵的感覺與估計;變著的精細計算;著法選擇等等。而在複雜棋局的情況下,能夠領略 到局麵背後隱藏的微妙之處,這種高度靈敏的“局麵感覺”(或者說創造性思維)正是 衡量一個棋手才能高低的標準。 創造性思維下出來的對局往往叫人看後驚歎不已,這正 是棋類藝術迷人的地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