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盡情,所以傷心:納蘭容若傳

第九章 共君此夜須沉醉(1/4)

    有人說,如果一味沉溺在喜劇裏,

    也許喜劇會成為悲劇;

    而如果從悲劇裏走出來,

    悲劇又會變成喜劇。

    容若生命裏,一段難得的喜上加喜的好日子,

    誰知道這些喜事都意味著什麽?

    一

    容若迎來了生命中少有的春風得意的好日子,簡直可以輕狂地說:“萬事皆好,隻欠煩惱。”

    這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容若22歲。

    這一年容若生命中發生了至少三件大喜事。

    第一喜,是金榜題名。

    三月,容若參加殿試,中了二甲第七名進士。在殿試中,一甲取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因而容若算是在殿試中考進了前十名。這是和漢族生員同題考試,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對於一個滿族人來說,是極其難能可貴的。那一年,翁叔元、葉舒崇、高琯等同年及第;主試官為吳正治、李霨、宋德宜、田六善。

    據法式善《清秘述聞》,張任政在《納蘭性德年譜》中所記此次廷試的試官及試題如下:

    主試官:江夏吳正治當世、高陽李景霱霨、長洲宋右之德宜、陽城田兼山六善。

    試題:“君子義以”一節、“誠者天之”一節、“人有恒言”至“在身”。[2]

    這是出自三部書的三道題,第一題出自《論語》,整句是:“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誠之,君子哉!”

    第二題出自《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第三題出自《孟子》:“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這題目怎麽居然不完整,隻有四個字的提醒?因為在科舉時代,考生們必須把四書倒背如流,隻要提到兩三個字,後麵的內容必定張口就能成誦,自然也要知道是出自哪部書。

    容若的書法和流水行雲、鞭辟入裏的文筆都讓考官讚不絕口。作為一個滿族人,能把漢語學得如此出神入化,足見容若不僅有天分,確實還下了不少功夫。

    張榜那天,明珠府上車水馬龍,前來道喜的人絡繹不絕。而明珠人逢喜事精神爽,端的是合不攏嘴,心裏樂開了花。

    容若倒是沉得住氣,他一直微笑著跟父親一起招呼客人,並沒有過度狂喜。

    此次金榜題名在他自己的預料之中。三年前因病無法參試的遺憾,算是得到了補償。

    不過,這件喜事的結果有些奇怪。按照常理,容若中了進士,明珠又深得康熙器重,他應該得到重用才是。可是,容若卻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裏沒有得到任何任職方麵的消息。明珠婉轉地向康熙提起過此事,然而康熙顧左右而言他,明珠是個聰明人,碰了軟釘子,於是也隻得閉口不提。

    關於這件事,康熙皇帝是怎麽想的,還真是讓人看不透。關於這一點,以後再詳細分析。

    第二喜,是詩名鵲起。

    春夏之交,容若經詩友介紹,結識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朋友——顧貞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