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盡情,所以傷心:納蘭容若傳

自序 我是人間惆悵客(1/3)

    謝天謝地,我還活著,而且會活得越來越好。這個“我”是指我自己——本書作者郭曉燕,筆名曉夢。為什麽要這樣說呢?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耐心一點兒,最終你會知道答案。

    其實從大家都明白的意義上來說,納蘭容若也還活著。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仿佛被施了魔法,這些清麗哀婉的文字會自己穿越時空,四處飛行。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清代才子納蘭容若的詩詞,不知不覺飛落在千千萬萬人的眉間、心上。

    與此同時,卻有一件令人費解的事情。雖然市麵上有不少以“納蘭詞”為主題的納蘭容若詞傳,然而納蘭容若的人物傳記卻並不多見,即使偶爾看到,質量大抵不過爾爾,隨意編造之處甚多。估計是因為容若生前留存的曆史資料太少。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德鴻先生寫的《清初學人第一——納蘭性德研究》(1997年出版)算是權威讀本,在舊書網上這本書賣價逾千元,幾十元一本的複印本也有不少人訂購。可見人們非常渴望了解一個盡可能真實的納蘭容若。

    我廣泛搜集整理資料,加上自己的思考和判斷,立誌寫一本側重文學和心理學視角的《納蘭容若傳》。納蘭容若的一生僅短短31載,更兼長期擔任禦前侍衛一職並不遂他本人心意。因而除了納蘭詞,介紹容若本人生平的存世資料確實比較少,幸虧其父納蘭明珠曾經權傾朝野,又多了一些線索。總之我已盡力而為,翻遍相關史料,盡可能還原一個真實的納蘭容若。

    我有一個夢想:真心希望這是迄今為止大家所能讀到的最好的一本《納蘭容若傳》。

    多情如幻,哀感蝕骨,豔絕人寰,這是人們對曠世奇才納蘭容若及其詞作的統合感覺。有人特意做過統計,在容若現存的三百多首詞中,“愁”字出現過九十次,“淚”字用了六十五次,“恨”字被使用三十九次,其他如“斷腸”“傷心”“淒涼”“惆悵”等字眼兒,也觸目即是。

    人們禁不住要問,出自將相門第被稱為“大清第一才子”的納蘭容若,究竟為何如此多情、如此傷感?他的生命中經曆了怎樣的起落沉浮?他的內心究竟埋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其實對於納蘭容若的死因,我已經逐漸形成一個顛覆性的判斷。請容我在本書“而今才道當時錯”一章中道出原委。

    這一刻,讓我們一起來穿越一段旖旎的時空之旅。

    先從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說起。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起初隻有前八十回,因為有刻意影射大清朝盛極而衰、子弟一代不如一代之嫌,所以在當時被列為禁書,卻在民間暗暗流傳,風靡一時,大有洛陽紙貴之勢,一時之間,坊間熱議《石頭記》。

    大官僚和珅看過之後,為了討好乾隆帝,於是請滿腹經綸的學者高鶚續寫完後麵的四十回,再進呈給乾隆。乾隆讀後喟然長歎,掩卷沉默良久隨即說:“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

    大家知道,納蘭明珠,即納蘭容若的父親,曾為乾隆之祖父康熙一朝之宰相,可謂是說起康熙朝無法繞過的舉足輕重的人物。

    也就是說,一代君王乾隆皇帝認為,納蘭容若即是《紅樓夢》中男主角賈寶玉之原型。

    我們試做比較:賈寶玉與納蘭容若最相似之處在於,兩者都是富貴門第公子,都善詩文,也都是容易傷感的癡情人。在小說中,賈寶玉與表妹林黛玉相親相愛卻沒能終成眷屬;曆史中,納蘭容若也和被選入皇宮成為妃子的表妹勞燕分飛。

    納蘭容若和賈寶玉,一個是真實的曆史人物,一個是虛構的文字幻影;一個在真實殘酷的紅塵俗世中以清麗、哀傷的詞作名垂青史,一個在滿紙煙霞中經曆繁華富貴、兒女情長,卻最終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但他們都令人生出感歎:公子為何如此多愁多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