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史山人說聊齋

第194章 促織(一)(1/2)

    好友重逢,他們相約著一起去登高,別看和尚長得肥頭大耳,但他爬山卻很利落,將異史山人和陸老遠遠的甩在後麵。看著殘冬和初春交融的景象,異史山人和陸老慢慢的在山道上走著,異史山人緩緩的說起了前朝的一樁奇事。

    ***

    明宣德年間,宮裏的皇帝愛上了鬥蟋蟀,每年都要向民間征集大量的蟋蟀進貢到宮裏,既然皇帝愛蟋蟀,那些達官貴人們自然而然的也跟風鬥上了蟋蟀。

    陝西並不盛產蟋蟀,然而有個華陰縣令,他因為想討好上官,就給上官送上了一頭蟋蟀,這頭蟋蟀十分善鬥,上官很喜歡,便令華陰縣令經常進獻蟋蟀過來。縣令見得了上官賞識,很是高興,至於收集蟋蟀的事,他責令裏正去辦。

    一時蟋蟀緊俏,於是乎,華陰縣那些遊手好閑之徒,隻要得了隻好蟋蟀,便用籠子養著,再趁機哄抬價格,將蟋蟀當做了奇貨。

    裏正得了縣令的指派,便有了由頭,經常借此向鄉民攤派,甚至按照人口向鄉民征集蟋蟀,由此,經常因為一頭蟋蟀而弄得鄉民傾家蕩產。

    縣裏有個童生,名字叫成,考了好久都沒考上秀才。成童生為人迂腐木訥,因此,他被狡猾的胥吏報到縣裏,讓他擔任裏正,成童生百般推脫,卻始終擺脫不了當裏正的命運。

    由於成童生不忍盤剝可憐的百姓,結果當上裏正不到一年時間,他家那可憐的家產就被折騰光了。

    恰好又到了要上交蟋蟀的時候,成童生不敢向鄉民橫征暴斂,但他自己又實在是拿不出錢來賠了,他煩悶憂愁得想死的心都有了。

    妻子勸他:“死了有什麽好處?能解決問題嗎?你還不如自己出去找找,或許萬一能被你得到一隻呢?”

    成童生認為妻子說的有道理,於是早出晚歸,提著裝蟋蟀的竹籠子,在牆根下、荒草中、石塊下找尋,然而,不論成童生多麽努力的找尋,始終沒有找到一隻蟋蟀,後來就算幸運的找到了兩三隻,然而卻是又弱又小,根本就不能交差。

    縣令嚴令限期交出合格的蟋蟀,隻給了十多天時間,時間到了,成童生自然交不出來,挨了一百大板,屁股和雙腿被打得血肉模糊,膿血淋漓,連蟋蟀也不能去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