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史山人說聊齋

第142章 連城(一)(1/2)

    小徒弟送走了,異史山人突然覺得有些寂寥,還好有和尚在......算了,和尚在不在的就那樣。異史山人索然無味,今天無事,就整理整理書稿吧,今天,就將那對癡情男女的故事整理出來吧。

    異史山人提筆整理故事,和尚就自顧自出去玩去了,估計是去找他的財主朋友。

    異史山人在硯台上抿了抿毛筆尖,提筆寫下了這樣一個故事。

    ***

    晉寧有個儒生,姓喬,年紀輕輕的就才名遠播。他年紀二十多歲,但家中依舊沒有發跡,家道不興,不過他卻生有一副俠肝義膽的心腸。

    喬生和一個姓顧的書生是好友,但顧生時運不濟,年紀輕輕的就死了,留下嬌妻幼子無人照顧。喬生雖然自己生活都不富裕,但他卻時常接濟好友的遺孀和幼子,讓他們得以生存下去。

    晉寧縣令頗為器重喬生的才學,對喬生多有提攜,然而縣令不幸染病,在任上死了,縣令的一家老小失去家裏的頂梁柱,猶如天塌了般,滯留在晉寧縣無法返鄉,喬生知道後,變賣家財往返兩千多裏,將縣令的靈柩和縣令的家眷送回老家。

    因為這些,喬生在士林當中的名聲越發響亮,讀書人對他越發敬重,但他家中的日子也因此而越發艱難起來。

    晉寧縉紳史孝廉家有個女兒,名字叫連城,擅長刺繡,知書達理,史孝廉對這個女兒愛若珍寶。

    史孝廉拿出女兒繡的《倦繡圖》,廣征青年才俊的題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史孝廉在借此挑女婿呐。

    喬生也題了首詩,雲:“慵鬟高髻綠婆娑,早向蘭窗繡碧荷;刺到鴛鴦魂欲斷,暗停針線蹙雙娥。”

    又讚美連城精巧的刺繡的技藝,雲:“繡線挑來似寫生,幅中花鳥自天成;當年織錦非長技,幸把回文感聖明。”

    連城得到喬生的這兩首題詩,心中歡喜,她在父親麵前對這兩首詩讚不絕口,但史孝廉嫌棄喬生家中貧寒,不願意將女兒嫁過去受苦。

    連城見父親沒有答應將喬生招為女婿,她心中知道,恐怕是父親嫌棄喬生太窮了。連城折服於喬生的才學,逢人就對喬生大加讚賞,還派出心腹嬤嬤去喬生家中,假借史孝廉的名義,給喬生送去銀兩,接濟他的生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