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史山人說聊齋

第36章 葉生(一)--死後不知自己是鬼的故事(2/2)

    仆人回去後,將葉秀才的話告訴了丁縣令,但丁縣令不忍心丟下葉秀才獨自回去,便留下來一直等著。

    過了幾天,門子突然通報葉秀才來了,丁縣令大喜,忙出去親自將葉秀才迎了進來,他問起葉秀才的近況,葉秀才說:“因為在下的病,害得大人一直等我,我實在是過意不去,不過,如今幸好可以跟隨大人遠行了。”

    丁縣令也不多廢話,立刻命令仆人收拾行囊,一早就出發返鄉。

    到了丁縣令的家鄉,他請葉秀才做了兒子的老師。葉秀才住在丁府,和歸田的丁縣令日夜相處,討論文章詩詞,好不逍遙。

    丁縣令的兒子叫再昌,已經十六歲了,但還不能寫出八股文章。不過,丁公子十分聰慧,隻要是文章詩詞,他看過兩三遍,就能背誦且不會忘記。在葉秀才的教導之下,僅過了一年,丁公子就能作出優秀的八股文章,很快,丁公子就考上了秀才。

    葉秀才將自己之前參加科舉以及平時所作文章一起默寫出來,交給丁公子背誦,丁公子參加秋闈,發現恩師葉秀才壓中全部七題,他輕輕鬆鬆中了亞元。消息傳到丁府,自然是闔府歡慶,葉秀才也覺得十分欣慰。

    丁老爺一天對葉秀才感歎道:“隻不過是賢弟平生所學的一部分,就令犬子中了亞元,一舉成名,但賢弟卻長期懷才不遇,如那美玉蒙塵,可歎可歎!”

    葉秀才淡然一笑,說道:“這都是命罷了。能借再昌之手讓我的文章得到認可,這也是揚眉吐氣了。讓天下人知道,我半生淪落,並不是因為我的文章不好,隻不過是我運氣差了些而已,我心願便已了啦!並且,我能得到您這樣一位知己,已此生無憾,又何必,非得脫下這身秀才的白衣儒衫,去換上那緋色官袍才算是有出息呢。”

    丁老爺為知己的豁達感動,他也笑道:“還是葉兄豁達啊,老夫倒是著相了,哈哈哈!不過,愚兄依舊覺得,賢弟不繼續科舉實在是可惜,賢弟在愚兄這裏耽誤了不少時日,賢弟不若還是回鄉參加秋闈為好。以賢弟的大才,是必中的!”

    葉秀才聽了丁老爺的話,麵有悲色、悶悶不樂,並沒有回答丁老爺的話,丁老爺見好友如此神色,倒也不好再勸。不過,在丁公子進京參加春闈時,丁老爺囑咐兒子為葉秀才捐個監生,以報答葉秀才的教導之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