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陰陽:除邪

第一章 山東墳(1/2)

    我們這地方,叫山東墳。

    之所以取這麽個名字,還得從很多年前的一場鼠疫說起。

    清朝末年,山東鬧了饑荒,一時之間,餓殍遍野,為了生存,很多山東人拖家帶口闖關東,在遼東遼西安了家。

    一來二去,來我們這的人越來越多,就形成了現在的縣城。

    縣城西南的郊區,有一塊五六百畝的荒地,起初並沒有人。

    由於東北是清朝龍興之地,封禁上百年,人煙稀少,使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簡直成了動物的樂園。

    所以,無論是外遷來的山東人,還是本地的滿族、鄂倫春族、達烏爾族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

    這片黑土地其實是動物的地盤,人類隻是借住。

    隨著時間流逝,日子久了,人們在這繁衍了好幾代後,自然也就慢慢淡忘了。

    鼠疫便在此時,悄然而至。

    等到被發現和重視時已經晚了,因而釀成了一場無可挽回的災禍。

    聽說那時候縣城十室九空,無數人慘死在這場老鼠引發的瘟疫裏,以至於城中巡查不得不每天雇傭牛馬車拉滿屍體運到城郊掩埋,以至於縣城通往西南的鄉道上終日塵土飛揚,南風一吹,屍臭經月不散。

    沒錯,這片集中掩埋了大量山東人屍體的地方,就是“山東墳”。

    後來時過境遷,縣城慢慢發展外擴,這裏有了民居,成了一座鎮邊村,可“山東墳”的名字卻一直留存了下來,往西的田間地頭密密匝匝地摞累著黃土墳堆,仿佛還能看到一點當年亂葬崗的影子。

    我就是在這摞累成堆的墳塋中間,被爹撿回家的。

    爹是十裏八村有名的獸醫,姓康,那年代,一個大屯子總會三樣標配——一個木匠,一個赤腳大夫,和一個獸醫——爹的獸醫手藝據說是有師承的,不但能醫牛馬這些大牲口,連鳥雀蟲蟻的毛病他都很有一手兒,因此名氣很大。

    他一輩子沒結婚,給我取名康小包,把我當成他親生兒子養到十幾歲,可惜我卻沒有學到他的一成本事。

    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學那些本事有啥用,娶不著媳婦都”,我就也樂得自在,隻是跟著他出門幹活,耳濡目染,多少也會些皮毛。

    那時候我始終以為這輩子就是這麽過去,慢慢長大,娶妻生子,給爹養老送終,和其他人並無分別。

    直到那一天。

    我記得清清楚楚,那是3月中旬的一個下午,因為爹染了風寒,我就替他去隔壁村給一家養的豬接生。

    這對於五歲開始就跟著他老人家皮股後頭打下手的我來說別提多簡單了,更何況這家的豬也爭氣,我進門它開始陣痛,天還沒黑,第一隻豬羔子就落地了。

    手腳利索地給豬羔子撕開胞衣,用劈開的秸稈斷了臍帶,送它去母''豬肚子上吃奶,這套流程行雲流水,我自己都不免有些得意,伸手摸了摸母''豬肚子,估摸著能有十一二個豬羔子,沒有胎位不正,我更是心中大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