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紋地師

第240章 不化童屍(1/4)

    所謂的“捉妖記”隻是考古活動的一個代號、名稱,可以用年月日來命名,也可以用比如這一次的“第一西周皇陵”來注解,並非是真正的去捉妖,即便那口墓主人的棺槨中真的有什麽普通人難以理解的東西存在,那要是用科學去解釋,依舊可以解釋通的。

    這就是“鬼”這個字眼,世俗所指便是迷信的人認為人死後的靈魂,其實在風水師的眼中,它隻不過是一種邪煞,或者科學講的可以幹擾人腦電波的磁場。

    不管怎麽樣,對於秦淳風來說,捉妖記的考古活動已經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他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閉關,畢竟在西周墓中破解了幾個陣法,對於他的龍紋毒痂有所治愈,同時他也在消化那些他從未對任何人說過的殄文記載。

    秦淳風一直沒有說的剩下的殄文,大概記載著一種古代的一種傳說,那便是“不化骨”。

    或許有人聽過“不化骨”這三個字,但也有人不知道,但是知道這三個字代表著什麽,隻有接觸過這方麵,或者對於有所研究的人的才知道它究竟是個什麽東西。

    在清代文學家袁枚撰寫《子不語》當中,把屍變的屍體大致分為八個種類,分別是:紫僵、白僵、綠僵、毛僵、飛僵、遊屍、浮屍和不化骨,其中不化骨便是僵屍中最高等級的存在,屬於站在僵屍界金字塔尖的絕世邪物。

    注解:“怪力亂神”這四字成語,便是出自於《子不語》,原文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知道的人都清楚《子不語》是仿照六朝誌怪小說以及《聊齋誌異》而寫的,內容大談鬼神、言怪異,其中想要說的是因果報應,用極盡幽默且晦澀的方式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諸多醜惡和弊端,也體現了作者袁枚對理學思想的批判和對封建迷信的懷疑。

    當然,這都是後人對於這部鬼怪奇書的評價,但是對於秦淳風他們這類人來說,那根本就是後人沒有見識過其中的玄妙,從而才會有這樣的後世評價,沒有見過的任何事物,並不代表它不存在,更需要大膽去猜測,小心仔細去求證。

    這就像麻衣門在香港建立的靈異研究所,它的存在自然就有存在的道理,隻不過有些東西是因為為了防止普通人的驚恐和慌亂,並沒有被公諸於世,即便有些被世人所知,但最終會歸結為未解之謎當中。

    殄文中記載的不化骨,便是說墓主人在一位類似風水宗師人物的幫助下,在生前便對身體進行了處理,讓墓主人活的時候就成為了活死人。

    殄文中所謂的活死人,就是讓活人成為了一具行屍走肉,也就是五髒六腑不再工作,血液不再流通,隻剩下人的意識,說白了就是一種更加無生命體征的植物人。

    起目的在於,人體衰老之後的細胞再生,然後脫胎換骨,到了一定的時間再度“複活”,從而避開當時的死亡,上麵還清楚地描述了怎麽樣讓一個活人成為不化骨。

    秦淳風想要強調一點,那便是不化骨之所以被描寫成為僵屍當中最頂級的邪物,並不是說這種僵屍擁有什麽毀天滅地的能力,而是一個跨越了幾千年活過來的人類,而且還有著當時智商,這這才是不化骨真正令人畏懼的地方。

    現代研究是科技和科學,但是古代研究的則是陣法、術法之類,所以兩者不能相提並論,任何事情都怕“認真”二字,就像大部分人很難理解載人航天飛機是怎麽運作的一樣,現代人就更加不可能理解古人的所掌握的超越人類極限的一些東西。

    秦淳風之所以覺得找到他要找的東西從而離開,究其原因就是說龍紋毒痂有了新的治療方式,不僅僅是破解風水陣法可以消除毒痂,即便到了毒痂發作的時候,以製作不化骨的方式,對自身進行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做法,也可以躲過一劫,隻不過什麽時候醒來那上麵並沒有說,隻是以水到渠成、船到橋頭自然直這類說法來概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