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紋地師

第212章 夜晚的沙漠(1/2)

    夜晚的沙漠是多姿多彩的,同時也是無奈的。

    在昨夜未燃盡的火堆邊續了點火,把燒紅的木炭放在一起坐了一鍋水,剩下留有餘溫的炭灰上放了幾個凍得冰冷僵硬的饢,很快饢變得又酥又軟。

    今晚也是秦淳風等人在塔克拉瑪幹吃到熱的烤饢。

    清晨依然很冷,帳篷裏外、夾層滾落下片片冰淩,測試下了溫度,零下十五度。

    清理幹淨營地,將所有的垃圾焚燒掩埋,幸福的感覺還在空氣中彌漫,狠狠貪婪地嗅著水的味道,整支隊伍依依不舍離開找到的一片小綠洲。

    太陽升起的時候就是秦淳風他們要出發的一刻,沒有任何可想象的其他可能,路程才剛剛開始,看不到路的盡頭,他們隻有走,繼續走……

    今天的路很難走,出了那片小綠洲便是長滿枯草的鹽堿地,貌似很硬的地麵踩下去都是淹至腳踝的鬆軟粉狀灰土,令人步履飄浮,舉步維艱。

    路上秦淳風看到了竟然有人走過這裏的痕跡,路標、工具、散落的木柴、掩埋食物的土堆,還發現了很奢侈的沒打開的整罐啤酒。

    直線距離近二十公裏後,秦淳風他們看到了一個怪沙坡,上麵竟讓有石頭,更像是座小石頭上。

    那山看起來沒有什麽特別,卻因滿山都是被風吹起來的奇石而很有名氣。

    李修睿就說:“這些石頭就是人們常說的風礪石,也有人稱之為風淩石。”

    風礪石的形成主要在戈壁灘和濕地的交界地帶,由於風力的作用,飛沙走石、將那些硬度小和疏鬆的石塊吹成了沙粒,而那些堅固的岩石,又被風揚起的沙粒來回磨礪成一層層的奇形怪狀,散落在沙漠中的石頭就是在億萬年的風化過程中生成的。

    塔克拉瑪幹裏經常可以看到風礪石,但在怪石坡更為集中。

    每一塊石頭都有可琢磨的地方,有的像動物,有的像雅丹地貌,還有的石頭有被玉化的痕跡。

    風礪石的花紋和質地是其他寶石所沒有的,形狀色彩都獨具特色。

    秦淳風不知道別人有什麽樣的感受,但是他能從石頭中感悟大千世界的奇妙,就像是翻閱一部自然的奇書,唏噓不已。

    想到這些石頭都經過千百年風的洗禮、吹蝕,沙的磨打與雕刻,心中對每塊石頭都有了敬畏的感覺。

    天色漸暗,秦淳風他們依然在路上,行走在越來越軟的地麵,無法加快行進的速度。

    大家的腿腳都有了疼痛的感覺,就連旦增也因為長時間走在這種沙漠地形而磨起了泡,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那簡直就是苦不堪言。

    根據考古隊的GPS指引盡量走直線,進入了塔格拉瑪幹的腹地。

    天黑了,距離原計劃的宿營地還有六公裏的直線距離,大家開始有點緊張。

    塔克拉瑪幹裏麵沒有路,卻又處處是路。

    除了太陽和依稀可辨的遠山,沒有任何的參照物,又可能會有野獸出現,這裏沒有草木,沒有電杆,沒有蟲鳥聲……

    夜晚的沙漠給人異樣的死寂。

    走在隊伍後麵的幾個考古隊與都拿出了頭燈、打開GPS開始急行軍,機械地挪著雙腳,彼此鼓勵著,消除荒涼中的恐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